研修培训发言稿 篇1
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
你们好!
作为一线教师,在期待中终于等到了研修班的开班,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当我们打开《初中体育与健康研修班学员手册》,面对丰富又现实的学习内容,知名全国的教育专家,还有那些优秀的一线教师时,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这次研修学习的分量和价值了。
XX年课程改革,风雨同行,广大教师在课程践行中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也产生了许多不解与困惑,特别是对体育新课程从感性的实践进入理性思考阶段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广大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焦点话题。以此为主题的研修学习,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犹如久旱逢雨,是我们难得的一次机遇,我们必将在这次研修学习中收获新的思想和智慧。
但是,机遇需要我们去把握,更需要用心去创造。我们知道,教师的成长仅停留在理论的获得与复制还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既要忠实于教育专家的理论,又要学会与专家理论的对话,以理论为支撑,对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形成自我的思想或认识,即|内化了的“自我经验型理论”,并以此重新指导新的实践,在这种验证与完善的循环往复中,才能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为此,我建议,也是一种表态,在这次研修学习中,我们必须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以积极的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和领会专家的教育思想,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收获知识和思想;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专家理论的吸收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目标,而是要把这些理论思想作为以后教学实践的支撑和依据,并不断加以反思和总结,以睿智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从而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理由相信,通过这次研修班的学习,我们一定会达到这样的目标。
祝这次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
研修培训发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xx小学提供这样一个很好的研修平台,感谢专家们的亲临指导,更要感谢李xx老师和孩子们为我们呈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小桥流水人家》。我是来自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今天还带了我的八位同事一同来观摩课例研修活动。因为,我校正好也在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同时在进行《特殊教育学校课堂观察与评价》的课题研究,于是将这两个工作结合,便有了“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课例研修”活动,和今天活动的方式基本一样,今天的观摩给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新的启示。
我不是教语文的,对普通教育也知之甚少,属于非专业一类,但我以为教育的方法不同理念却是相通的。我和郭露芳老师今天的任务是观察针对课堂生成教师的应对策略。前面郭老师已经就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分析建议和大家作了交流。我想从一个特殊教师的角度,从课堂生成教师的应对策略这一个维度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不妥不正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认为课堂生成和应对策略是两个问题,同时应该把他们连同预设看成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整体。相对预设指向目标达成,生成与应对应该是一个更具高度,更有深度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课堂生成与应对策略两个问题。其一是教师想不想让课堂有生成?能否有生成的可能?包括时间、空间等因素。其二是如果没有生成就不存在应对的问题,有了课堂的生成才会涉及到应对策略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沿着应对策略和课堂生成向前追朔至预设。预设,从纵向角度按照我的理解它应该是主流、主体、主导,是教师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既定的任务,正因为如此,这种目标、过程、时间、空间以及方式的既定性很容易使教师形成预设定势—“天衣无缝”或是“标准答案”。预设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理解,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把控能力。
纵观本堂课,显示出教师非常好的教学能力和语文素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控制能力过强的时候,或控制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要减少或减弱这种控制力,给生成留下适度的时间和空间,让“天衣有缝”,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标准答案”说“不”。有了这种环境才有了某种可能。如果我们的教学预设结构过于精细,教学组织过于严密,没有任何余地留给学生,那生成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横向角度来看,生成是支流、个体、个性。在对准既定目标推进教学活动的同时,是否有思想的碰撞?是否有合作探究?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生成—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除了时间、空间等影响生成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要看教学能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不能理解学生的经验,能不能尊重学生的视角,能不能使学生达到情感的高峰体验,尤其对于这样强调以自读、自感、自悟的方式达到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语文课更是如此。今天的孩子与作者生活和写作背景形成巨大差异的时候,寻找“共鸣”达到“共情”是不那么容易的,但又是必要的。我想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构建体验的载体、链接生活的经验、形成思想的碰撞,也许更能让孩子产生情感的高峰体验,从而达到真实的体验、感知和顿悟。
有人质疑课堂教学生成或过度生成会影响教学活动有序推进,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干扰教学目标达成。的确,这是一对矛盾,但又是一个可以调和的矛盾,调和其实就是一个收放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既要能收也要能放,既要能放也要能收,做到收放自如。其实说来轻松做起来何其难,因为这是对教师智慧的高度考量。这就涉及到了课堂生成教师的应对策略。对于生成教师一般采取忽略生成、关注生成、促进生成和优化生成四种基本应对方式。四种方式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在哪一层止步或继续深入,要看教师能否在瞬间对生成问题与教学活动关系价值的精确判断。
最后我想谈下对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课例研修。其实课堂观察与评价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我觉得非常好,它将在建立教师专业标准,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观察与评价实际是一个“肢解”的过程,这种对课堂教学的“肢解”活动也常常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例如单向的观察与评价会导致课堂割裂并失去其原来整体面貌等,刚才很多同仁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我觉得课堂观察技术的运用就像绘画一样,开始是整体的构架,然后深入局部和细节,最后再回归整体,调整各种关系使画面呈现整体和谐的美,因此课堂观察技术它关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的“全体人”和“整体人”以及包括教学目标在内的“整个教学活动”和“整体教学活动”。可以运用于局部(单向或单个问题),但不应该局限在局部,可以关注于整体,但不应该忽视细节(行为改进),只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运用这种技术,但值得警醒的是教学注重技术运用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人文”的重要性。
研修培训发言稿 篇3
尊敬的省局领导、尊敬的财经政法大学领导,各位同学、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作为20xx年全省地税系统,新招录的一名公务员,代表全体218名学员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
八月的,热情似火,骄阳似金。在这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来自祖国各地的,全省地税系统新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齐聚在,即将开始人生新一段的旅程。
八月的财经政法大学,郁郁葱葱,生机昂然。在这充满活力的校园里,318名朝气蓬勃的青春面孔,欢聚在这美丽的校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
借此机会,我们全体学员,感谢省局领导对我们成长进步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感谢财经政法大学为我们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感谢全体工作人员为此次培训所做的精心组织和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知道,地税工作的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对行政区域内各类纳税人进行地方各项税费、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和财务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同时,地税工作还承担着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服务,为国聚财,调控经济的重要职能。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抢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把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共同努力;同时,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又为我省地税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是地税发展的唯一选择。
作为地税的一员,要切实履行好“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职能,需要我们这批80后、90后的一代新人勇敢担当起地税发展的宏图伟业;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需要我们熟悉我省地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现实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历练职业素养、锤炼工作作风;需要我们珍惜机会,加强学习,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岗位工作。
这次培训,机会难得、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全体学员一定要倍加珍惜,争分夺秒、学以致用,使自己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素养。在这里,我代表全体318名学员向各位领导表态:
一、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断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遵守培训安排,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逐项落实培训课程。自觉维护课堂秩序,尊敬老师,服从管理,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以诚待人。
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着力提高专业素养。
加强税收相关法规的学习,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依率征税打下坚实基础;加强最新经济理论和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学习,以专业理念应对新要求,以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加强对相关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电子化、信息化对税务征收管理的需要;加强对外语知识的学习,适应全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在学习中,力求坐得住、学得进、钻的深,尽快成长为税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自觉磨练意志、不断增强学习能力。
古语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一次学习培训,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加强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找准学习的动力,磨练学习的毅力,树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真正做到向理论和实践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纳税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之中,有刚刚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有经历过基层锻炼的选调生,有经历过社会历练的专业人才。今天,我们都站在了人生新的起跑线上,无论我们今后在那里,请珍惜相处的缘分、请珍惜宝贵的学习和工作机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地税事业的发展敬献一份绵薄之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