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当前,我们已经跨入了新常态下的20xx年。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的目标任务,呼唤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力量、更大的智慧。置身时代的大潮流,面对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应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以新的状态、拼的精神、干的行动、实的作风,攻坚克难,主动有效作为,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要扎实推进协商民主。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增强政协制度自信。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政协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将政协工作置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来部署,自觉围绕推改革、助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来协商、来建言,更好地搭建协商平台、创新协商载体、丰富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创造民主氛围、增强协商实效,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加快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坚持党委、政府和政协联合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积极构建共同组织、共同参与、责任共同承担的协商新格局,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安庆的实践发展。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要不断强化民主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和创新民主监督机制,将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程序确定下来,使政协委员行使监督的权力得到保障,使党政部门对待监督的态度和行为受到约束,推动民主监督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寓民主监督于支持工作之中,始终着眼于帮忙,立足于现实,以平和的姿态实施监督,以真诚的态度沟通协商,以务实的精神提出建议,在监督中加大支持力度,在支持中履行好监督职责。要着力提高民主监督成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问题,通过组织委员开展民主评议、视察调研、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开展协商讨论,积极谏诤言、谋良策,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要积极开展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最大的权力就是话语权”,人民政协所拥有重要的话语权与广泛的影响力,很大程度靠所提意见、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靠对复杂问题的正确见解和工作的预见性。全体政协委员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坚持为国是建言,替发展立论,代群众说话,发出委员 “好声音”。要着力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坚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继续通过会议建议、专题报告、新闻媒体等形式,通过调研、视察、提案等途径,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体政协委员要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充分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来龙去脉。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使提出的问题更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要切实增进团结民主。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要将团结和民主体现到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把人民政协建设成为团结之家、民主之家,永葆人民政协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要高举“团结”的旗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增进大团结大联合;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最大凝聚力,为我市改革发展积聚强大“正能量”。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鼓励大家对党和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开展交流讨论,谈出认识看法,从而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理解,在新的基础上增进共识。要始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为推动改革发展鼓与呼,为增进同心共识建和言。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
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许多经济指标都在人们预料之中,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处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上,主席重申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进程正在展开。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是这样的大势和机遇。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20xx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7.4%的增速,劳动生产率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正是全国上下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结果。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或多或少表现出换挡焦虑症。
今天的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心经济,社会预期对经济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压力,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发展速度换挡,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以我国经济现有体量,7%的增速所产生的实际增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年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所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上世纪以来各发达经济体伴随产业革命实现的经济转型,无不向我们昭示这一点。坚定信心,是祛除速度崇拜、换挡焦虑背后传统思维惯性的最好药方。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必须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牢牢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打造“双引擎”牵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企业内部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蓬勃发展,经济运行亮点频现。这些新变化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我们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惟一从“借鉴型经济体”发展为具有独立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我们定能将中国经济的航船驶向新胜境。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3
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就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抓经济发展更要这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势”何在?三个字:新常态。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科学回答了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两个重大问题,明确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xx年经济工作“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再上新水平”的总体要求,“四新”驷马齐发,“新常态”一马当先,这与中央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对发展形势的冷静分析与科学研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经济先要磨砺哪件“工具”?我们说,是思想武器,即对新常态的深入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理念。对新常态从认识到适应再到引领,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认识是先导;看准了,才能发力把握,把握住,才能因势利导。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必然引起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与之相适应。对于新常态,是深入认识、主动适应、带动引领,还是失之肤浅、流于表面、走走停停,抑或抱残守缺、患得患失、逆向而行?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更是体现进取意识、担当精神、为民情怀的大问题。简而言之,认识早、理解深,自然适应快、赢主动,要旨就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作重点转变。
认识新常态,需要辩证看待困难挑战与优势机遇的关系。毋庸讳言,从经济增长、动力支撑、资源要素等方面看,新常态下我们将面临一道道绕不开、躲不过的关口,这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客观存在。发展进程中,不存在没有阻力的真空,也找不到没有冷热交替的恒温环境。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向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迈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闯过这些险关要隘。更何况我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与条件。底气从何处来?来自我们的优势和机遇。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未改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天津“”收获的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和民心民气,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面临“五大战略叠加”历史机遇吸引更多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高地效应,面临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而拓展的扩大开放与国际合作空间,面临中央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拉动增长带来的政策利好……优势与机遇融合聚变,天津发展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4
肩负使命与责任,凝聚智慧与信心,在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中,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次会议,对于团结动员全市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确保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攀枝花市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对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渡难关,全市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聚了全市各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20xx年,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市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工作亮点纷呈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协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协的指导支持下,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采取团结合作新举措,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致力民族团结进步、深化联谊交流合作,在上下联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等方面精诚出力。坚持在服务发展中关注民生,在团结协调中聚合民力,在助力扶贫攻坚、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取得了履职为民新业绩。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协力“十三五”规划编制、推进攀西试验区建设、助推康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协商议政的新成果。坚持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深化“改进机关作风行动”,在务实创新中提升质效,在加强建设中塑造新形象。
关山初度,又启新程。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全市人民做出更大的努力,也需要人民政协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作为。
我们坚信,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一定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和xx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稳中求进为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团结民主和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中共攀枝花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努力在助推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上建睿智之言,在推进依法治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献可行之策,在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扶贫攻坚上谋长远之计,在健全工作制度、增强协商实效上求创新之举,为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和衷共济创伟业,团结合作谱新篇。肩负着时代重任和人民重托的政协委员们,一定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圆满完成大会各项预定任务,把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开成一次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大会。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2月31日,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本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20xx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力推动转型升级,保持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区委书记沐华平代表区委会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作总结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赖蛟安排20xx年经济工作。
全会充分肯定了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以来区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在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发展要务、一手抓党建主业,深入分析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在继续服务好两江新区的基础上,围绕实现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功能目标,坚持以改革统领临空都市区建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年来,区委会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实施临空都市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积极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全区总体呈现出经济快中见好、社会稳中有序、民生持续改善,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团结鼓劲、干事创业激情高涨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会指出,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临空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经济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正确理解规模与速度的内在逻辑关系,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要正确理解投资与创新的动力转换关系,进一步增强走在前列的自觉性;要正确理解增量与存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提高调整结构的有效性;要正确理解“抓大”与“促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强化优化环境的措施;要正确理解融资与举债的依赖关系,进一步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要正确理解“三农”之间的互为影响关系,进一步加速农村地区科学发展。一定要科学研判、清醒认识渝北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不折不扣落实好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好20xx年的工作。
全会指出,20xx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临空都市区发展战略,强化改革、开放和创新三大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指出,做好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作为;聚焦平台,抓实项目;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创新机制,突破瓶颈。
全会明确了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要深入实施临空都市区战略,积极融入全市发展新格局。要精准对接全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实现渝北在全市“一盘棋”中科学作为、大有作为的战略决策。要切实服务好机场建设,全力服务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仙桃大数据谷、临空创新经济走廊、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三大战略平台建设,加快其他区级平台建设。
二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与服务,确保经济较好增长。要以企业为中心,加强对生产要素的调度。要稳定汽车和电子两大支柱产业;加强土地供应,积极争取和落实土地指标,保障已签约的项目有地可用,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增强资金保障,加强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我区成为全市融资成本的“洼地”。
三要优化投资结构,形成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要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新区开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加快企业存量土地开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策划和管理,力争20xx年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工率不低于80%、已签约市场类项目开工率不低于50%。
四要改善消费环境,适应新型消费业态。要加快推进两路商圈升级改造、嘉州商圈建设和中央公园商圈规划,打造主城一流的商务集聚区;要加快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推动实体商贸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要依托国博中心、文化创意基地等平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五要采取系统措施,实现“三农”总体提升。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大力发展临空都市农业;加快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六要深入实施“三创”行动,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抓好扩大研发机构法人化试点、发展集初创企业、创投公司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等工作;大力推动创业行动和创优行动。
七要不断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全面落实市里的改革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十项重点专项改革,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
八要务实改善社会民生,推进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要着力解决“上学难”、“就医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办好市委交办的各项民生实事。
九要建设生态文明,不断提升宜居水平。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推动文明城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十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平安和谐。要按照“社会治理网格化、网格治理清单化、清单管理制度化”的要求,继续推进以“三化”融合为特征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群众的安全感,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全会强调,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升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组织统筹能力,加强党对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强化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引导,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全会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区委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形势的分析判断,扎实做好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切实抓好岁末年初社会安全稳定工作;认真筹备好全区“两会”;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打好作风建设保卫战,严格执行中央和市委有关规定,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新年;要开展好节日送温暖慰问活动,向全区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决议(草案)》。全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不断开创渝北“加快、率先、走在前列”的新局面。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6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这一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认识、指导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习讲话和会议精神,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和认识。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贪腐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贪腐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
理贪腐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贪腐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贪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国之大计在于民。在新常态下守住底线,关键是坚持民生为本,做好兜住底线、改善机制和完善社会治理3篇大文章。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群和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力争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7
适应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自今年5月和7月国家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积极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会议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标本兼治,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会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良好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
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国家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8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县医保办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切实提升医保工作作风,树立医保服务新形象。
一是成立以主任许任组长,副主任陈卉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办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工作。
二是制定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切实做好规定内容的学习,把开展“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市委x届xx次全会、县委xx届x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医保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严执行党规党纪,严肃工作纪律要求,狠抓作风建设,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努力提升医保窗口服务形象。
三是结合个人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严格按照“七查七看”要求,集中查找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三新”要求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全面落实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9
我们开展了“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以“新常态、新要求、新作为”为内容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现就“新常态”方面浅谈一下感受。
什么叫“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新要求、新作为是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催生新常态,改革有了新思路,中国要步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上,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已成为过去,转型升级,提高增效才是新常态。
政治上,蝇营狗苟拉帮结伙慵懒无为等官场歪风被狠狠政治,拍蝇打虎雷霆万钧,治党整风细水长流成为政治新常态的第一幕。
法治上,“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正成为法治新常态的重要部分。
外交上,中国不再是简单回应争议,而是敢于划红线、亮底线,拿出自己的计划并坚定地开展活动。
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静理性,不浮不躁,顺势而为。潜在增长率不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以人的意志转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轻易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同时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即不过速,也不失速。二是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激发企业的社会活动,培育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面对新常态,我们虽然退休了,年纪也七、八十岁了,但我们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适应新常态,迎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0
去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许多经济指标都在人们预料之中,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处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上,主席重申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进程正在展开。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是这样的大势和机遇。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20xx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7.4%的增速,劳动生产率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正是全国上下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结果。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或多或少表现出换挡焦虑症。
今天的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心经济,社会预期对经济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压力,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发展速度换挡,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以我国经济现有体量,7%的增速所产生的实际增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年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所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 “换挡不失势”。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上世纪以来各发达经济体伴随产业革命实现的经济转型,无不向我们昭示这一点。坚定信心,是祛除速度崇拜、换挡焦虑背后传统思维惯性的最好药方。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必须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牢牢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打造“双引擎”牵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企业内部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蓬勃发展,经济运行亮点频现。这些新变化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我们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惟一从“借鉴型经济体”发展为具有独立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我们定能将中国经济的航船驶向新胜境。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1
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经济运行和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而教育是人学,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事业,人的发展和成长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必然规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
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不是让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成为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
新常态下的教育,在于积淀孩子素养,提升孩子素质,因而把孩子的品行操守看得比一纸分数更重要,把孩子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育人看得比育才更重要。教育将不再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拷量与追问,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
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而教育不应该成为枷锁和禁锢,紧紧地攥着孩子。
新常态下的教育,会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而不是凭死记硬背,死整蛮干,靠拼时间、拼体力甚至靠拼生命的方式去提高考试成绩。
新常态下的教育,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这样的平常心,会引导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就像老农对待禾苗一样,按农时施肥浇水,而不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在孩子的世界疯狂开采。
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再有超大规模学校,不应再有高考集中营。校园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在这里,孩子不会被定位于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件件产品,他们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与人交往,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新常态下的教育,也要求校长不趋炎附势,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而是保持一份豁达与宁静,坚守良知和使命,以家国的情怀和担当,尽全力让学校成为美好事物汇聚的地方,并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新常态下的教育,还要求老师们把教育当作良心活儿,从孩子成长出发,一切着眼于他们当下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人生的幸福,而不是仅仅为了九年、十二年学习之后的那两天。他们能够在夹缝中遵循教育规律,不计较个人得失,凭着良心、爱心和智慧做教育,不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进入这样一种新常态,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2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这一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认识、指导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习讲话和会议精神,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和认识。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
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国之大计在于民。在新常态下守住底线,关键是坚持民生为本,做好兜住底线、改善机制和完善社会治理3 篇大文章。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群和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力争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官场的“新常态”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官员要对之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贪腐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贪腐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贪腐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贪腐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贪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4
近日,县编办开展“新形象、新常态、新作为”大家谈活动,集思广益,强化措施,确保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要在强素质、提能力上下功夫。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两手抓,通过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发展的境界,通过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提升新能力,全面提升谋划机构编制推进工作,做好参谋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是要在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上下功夫。按照中央和省、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行政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总额、事业编制控制在20xx年底基数之内的要求,按照“严控总量、优化调整、盘活存量 、满足急需、保障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握好“严格控制”与“服务发展”两个大局的结合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向基层镇(办)和执法部门倾斜,优先满足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用编需求。
三是要在调整理顺部门职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问题,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职责,确保权责一致。牵头制定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以及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以“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及政府层级间的关系,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是要在用心用力推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秉承“精心谋事、用心做事、专心成事”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持续不断地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提能力,用心谋划每一项工作,用力落实每一项任务,确保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到位,给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5
党的以来,透明反腐、责任反腐、节日反腐、治奢反腐、法治反腐、网络反腐、国际追逃……一系列举措诠释出以来反腐新常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通过养正气、炼锐气、聚才气、蓄底气,打造纪检监察“铁军”,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主动适应反腐新常态。
养正气,树立“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形象
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纪检监察干部的正气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首先必须来自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对党的“信”、对理想的“信”,正气才能油然而生。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分神。必须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做到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二是坚定党性修养不移位。要始终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三是坚定人格品行不庸俗。要加强人格品行的磨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做到重品行、守纪律、作表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炼锐气,树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新形象
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纪检监察干部面对腐败,面对查处腐败来自各方的干扰,如果没有雄心壮志,没有担当精神,则可能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甚至做腐败分子的俘虏。一是敢于突破。要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旧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前,要按照中央纪委“三转”要求,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以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二是敢于担当。当前,腐败正在不断侵蚀党的肌体,而且反腐“亡党论”、“影响经济发展论”、“腐败分子联合反扑论”、“到顶论”又不绝于耳,所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定心宁神、知难而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盯准目标,扭住不放,确保腐败分子不逍遥法外,不逃避打击。三是敢于斗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权势与原则面前,要坚持原则,勇于斗争,刚直不阿,秉公执纪,要不徇私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拿原则作交易,不当“好好先生”。尤其是当前,腐败呈现家族化、集团化、系统化趋势明显,案中有案,案中带案,错综复杂,这些都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以“置生死祸福于度外”的勇气,与腐败分子作坚决的斗争。
聚才气,树立“秉公执纪,甘于奉献”新形象
才气,是指正确分析和判断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形势、开创新局面的综合素质。时代在变迁,形势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善于思考和探索,增强政治洞察力,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提升执纪办案能力。要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努力掌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善于把党政纪条规运用到执纪办案工作实践中,提高有效监督的能力。二是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要善于沟通左右,协调内外,联系上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是提升开拓创新能力。要勇于创新、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约束,要围绕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创新。
蓄底气,树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新形象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净、自身正,才能真正做到自身硬。管子说过:“志无虚邪,行必正直”。一个人如果有软肋,永远也不敢讲硬话。我们要一切按党性原则办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是自重。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在为人处事中,既不骄横跋扈,又不妄自菲薄。二是自省。要经常“三省吾身”,问一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尤其在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慎独自律,不做有悖于原则、纪律和法律之事。三是自警。要管住小节、慎小慎微,从每件小事做起,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特别是在面临名利诱惑时,要手不伸、嘴不贪、耳不偏,经受住考验,绷紧以德从政、公正清廉这根弦。在监督党员干部的同时,必须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自励。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用伟大的事业鞭策自己,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6
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
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7
随着全国到地方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出炉,“新常态”再度成为热词。全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0%,创6年新低;浙江省GDP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2%和0.6%。在这种背景下,我市一季度经济仍有不少看点。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亮点很多,首先是结构指标持续优化。持续优化的最大亮点来自生态旅游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5.3%、旅游业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2%。推动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占比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增势也较为强劲。1-3月,全市自营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工业也有亮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分别为29.5%、57.06%,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其次,全市各项经济规模指标平稳增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3.0%、5.0%、7.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2%、6.4%。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都呈现出由负转正、低位整固的特征,经济总量指标呈触底回升的态势。
此外,效益指标也明显提升。全市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部税收的64.1%,同时亏损面比上年同期收窄3.2%。财政总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8.8%、8.6%和9.8%,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新常态之外,我市经济运行的看点还有“新动力”和“新作为”。发展动力转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核心关键。从宏观面上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优势产业出口海外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消息,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浙江的表现尤为抢眼,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全省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共达1244.7亿元,增长16.4%,“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市场红利开始释放,我市外向型企业早已摩拳擦掌。新动力还来自从我市自身。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3%,同时带动了服务业加速增长。
“新作为”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和旅游业优先发展等战略部署上。无论是企业效益的加速提升,还是生态旅游的强劲增长,都是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果体现。事实证明,这些战略完全契合发展大势、符合临安实际。
当然,全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压力。主要是项目支撑不足、实体经济现实困难增多、创新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支撑。面对这些问题,我市将继续把做好经济工作作为核心要务。首先是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抓好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全力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施工环境等各类保障,确保项目快落地、早竣工、早投产。同时,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继续以“四换三名”、“资本纽带”、“要素倒逼”为载体,鼓励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深化企业“ABC”绩效管理机制,打造农业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此外,还做强创新驱动主平台,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加快推动科技城从建区向造城、大建设向大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向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大转变。
目前,各地各部门都以临安发展一刻也等不起的紧迫感,苦干实干、狠抓落实,进一步抓好政策完善、创优环境、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红、全年红。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8
元旦小长假尚未结束,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强调,以“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为20xx年总的引领,坚持“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紧张起来、行动起来,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说,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为全党下上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和示范。新年伊始我们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就是贯彻“三严三实”要求,部署开展新年系列活动,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指出,20xx年总的引领是:“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经济形势的“三期叠加”,适应速度变化、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特点,自觉做到要求的“三个必须”“十个更加注重”;就是要适应稳定形势的“三期叠加”,主动进攻、严打高压,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持久仗、整体仗。
展现新作为,就是要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作风面貌,从新年一开始就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实现“三个坚决”目标。
张春贤指出,具体要求是三句话: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
新理念、新状态
新常态要有新理念: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二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即雷厉风行、殚思极虑,加快适应,积极引领;三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即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四是“七个坚持”的理念,即坚持政治坚强、坚持变化变革、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法治秩序、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生态立区、坚持基层重要。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19
近期,通过学习了高先进事迹,给我的感触很深。“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儿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想着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这是高德荣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使“新常态”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热的关键词。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闭塞、教育落后是乡村尤其偏远乡村现状的客观存在,乡村是农村经济的主战场,广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近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导向,面对发展困难,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作脊梁,以新作为、新业绩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少动嘴指挥人,多动腿带动人,用实干的脚步丈量百姓的幸福。
一是树立新的理念。
没有新思维新理念,就不会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性,就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只有新理念,才能打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惯性思维,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科学认识,勤于思考,因地制宜,积极适应,顺势而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质量、增效益和促民生上来,放手干,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调整新的状态。
新常态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必须对变化了的形势作出快速反应,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的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抑或认为要干成事必须有政策扶持、项目支撑、资金保障等问题,克服“等、要、靠”的思想观念,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作脊梁,勇于担当。
三是探索新的思路。
农村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新的产业业态和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必须彻底走出那种高投入、低产出且结构单一的粗放状况。农特产品加工业,特色资源开发,优势项目的建设,要从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集约、低碳、生态的科学增长模式,同时,要彻底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不能再按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新的阶段寻找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创出新的局面。
作为基层干部,面对未知世界,不论发展定位还是推动落实,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大胆试、大胆闯、放手干,摈弃“等、要、靠”的习惯,少用嘴巴指挥人,多用脚步和身影带动人。甩开膀子、迈出步子,做个合格的泥腿子,融入群众中,真正的发现问题,认真的研究问题,实在的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谋发展、找出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放手干,充分发挥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主心骨作用,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手拉手搭起连心桥,脚跟脚走出幸福路,在新常态下创出新局面,用实干的脚步丈量百姓的幸福。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0
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业意识和主动精神,真正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位的职责扛起来,把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落实好,形成从严治党和党的作风建设新常态。
(一)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加强党性修养,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坚持党性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克服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的主体责任,完善干部考评激励机制。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注重从重点项目、工作一线和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地区或部门选拔干部,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及时得到重用,形成“有为才有位”的良好风气。强化抓落实责任,坚持用结果说话,为勇于担责、真抓实干的干部撑腰,努力在干部中形成敢想、敢闯、敢干、敢负责的干事创业氛围。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广泛覆盖,重点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干部培训机制。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以创新有效的方式,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以人才引领发展。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善于集中党内外特别是人大、政协和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智慧。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实施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示范工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大学生村官“种苗工程”和“五强书记”建设工程。继续严格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阳光治村”工程、外出流动党员堡垒工程,以及“第一书记”工作。抓好“两新”组织党建,推进镇级党代会年会制、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完善市领导和市直单位挂点镇街帮扶制度,以及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稳定的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村干部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正常离任村级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强村级干部学历和法制教育,支持和鼓励村级干部参加函授学习。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抓常、抓细、抓长。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不断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为官不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适应在严格约束下干事创业,习惯在严格遵章守纪中做好工作,习惯在严格自律中担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开展“流动学校、驻镇夜学”活动,抓好基层干部“走读”治理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有新的姿态、新的作为。要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牢记使命,树立信心,增强担当,拼搏进取,为推动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1
提升有效应对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我局工作的监督,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对我局职能工作的关注和期待。从而提升市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度、对提升我局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现谈几点体会。
一、对有效应对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意义有了更正确全面认识。
1、是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的需要。提高同媒体和社会公众打交道的能力,新形势对于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提高领导干部和媒体、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课题。
2、是接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的需要。商务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畅通沟通渠道,主动接受监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民生商务发展成果,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是改进作风,推动工作需要。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我们进一步查找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认真整改,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是正面引导舆论、提高机关形象的需要。处长在部门第一线工作,与群众接触最多,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最直接,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动引导舆论,推动新闻舆论群众监督工作的妥善处理,从而提升市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度,关乎商务局对外形象,更关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
二、对媒体和群众监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
一是对媒体了解不多,重要性认识不足,总担心舆论监督会影响正面宣传效果;二是重“做”轻“说”,忽视媒体作用。认为只要完成好任务就行,不愿意和新闻媒体打交道,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三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更好与媒体打交道。
三、强化意识、勤于实践,切实提升应对能力
1、高度重视,强化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商务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实际工作中坚持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将接受监督,解决民生诉求的工作,放在处室突出位置来抓,纳入到常规工作中去解决。不回避问题、不敷衍,坚持与群众诚心沟通、耐心解释、细心答复,汇总梳理、总结提炼,挖掘民生所求,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力求让管理服务工作更加符合民意、赢得民心。
2、勤奋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重视学习培训,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自学或参加业务培训,重视实践锻炼。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预测分析能力,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各种案例,认真分析提炼,不断总结经验,熟悉各部门的职责,超前制订各种工作预案。预案的制定即要考虑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仔细、深入研究特殊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尽可能预见到,以确保各项措施执行有力。
3、切实解决问题,给媒体和群众满意答复。掌握工作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问题,关键真抓实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严”要求、“细”部署、“实”作为,有效践行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施政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开放商务、民生商务”发展成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双赢的目标。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2
适应新常态 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来,国家两提“新常态”,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作为担负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住建部门,如何理解新常态,怎样在新常态下准确把握形势,找准目标定位,以创新的理念和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面对新形势,要求我们干部职工“时时在状态”
随着我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工程项目成倍增长,由过去的每年15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建筑面积成倍增长,由过去的150万平方米,增长至每年的300多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的成倍增长,由过去的6层,到现在的11层以上;监管战线已遍布全县各镇。新的监管形势,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对变化了的形势反应迟钝,甚至于浑然不知、依然故我。我们将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监管方法,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监管队伍,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面对新挑战,要求我们要有精细的监管方法
如何面对新挑战,怎样适应新常态下精细化监管。我局作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将在以下十二个方面实现监管工作的新常态:一是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后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的常态化;二是做到每项工程开工前的质量安全强制把关的常态化。三是做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常态化。四是做到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工程的重点监控的常态化。五是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带班生产的检查的常态化。六是强化企业实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及工人安全“三级教育”的常态化。七是实行“差别化”管理,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的常态化。八是开展建筑施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常态化。九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十是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预警的常态化。十一是加强汛期、高温时段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施工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十二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建立起重机械安全台账的常态化。
三、面对新任务,要求我们有创新的监管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研判,创新理念,超前谋划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适应新常态。一是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要求监管人员强化质量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吸收,更要注重政策理论的更新提升,强化从全局视野中思考自身定位,增强工作前瞻性,提升监管本领。二是创新方法。认真汲取先进地区、合肥市的监管方法,全面启用质量安全现场监管电子平台;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模式,不断探索,改进监管方式。用实践来检验创新的成果,用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殚精竭虑谋发展,扑下身子干事业,就一定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全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2019最新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 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来,两提“新常态”,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作为担负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住建部门,如何理解新常态,怎样在新常态下准确把握形势,找准目标定位,以创新的理念和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面对新形势,要求我们干部职工“时时在状态”
随着我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工程项目成倍增长,由过去的每年15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建筑面积成倍增长,由过去的150万平方米,增长至每年的300多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的成倍增长,由过去的6层,到现在的11层以上;监管战线已遍布全县各镇。新的监管形势,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对变化了的形势反应迟钝,甚至于浑然不知、依然故我。我们将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监管方法,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监管队伍,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面对新挑战,要求我们要有精细的监管方法
如何面对新挑战,怎样适应新常态下精细化监管。我局作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将在以下十二个方面实现监管工作的新常态:一是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后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的常态化;二是做到每项工程开工前的质量安全强制把关的常态化。三是做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常态化。四是做到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工程的重点监控的常态化。五是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带班生产的检查的常态化。六是强化企业实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及工人安全“三级教育”的常态化。七是实行“差别化”管理,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的常态化。八是开展建筑施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常态化。九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十是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预警的常态化。十一是加强汛期、高温时段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施工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十二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建立起重机械安全台账的常态化。
三、面对新任务,要求我们有创新的监管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研判,创新理念,超前谋划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适应新常态。一是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要求监管人员强化质量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吸收,更要注重政策理论的更新提升,强化从全局视野中思考自身定位,增强工作前瞻性,提升监管本领。二是创新方法。认真汲取先进地区、合肥市的监管方法,全面启用质量安全现场监管电子平台;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模式,不断探索,改进监管方式。用实践来检验创新的成果,用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殚精竭虑谋发展,扑下身子干事业,就一定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全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3
“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要聚焦发力,首先必须下功夫领会好、领会透”。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联系理论和实践、纵观历史和现实,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对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提出明确要求。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明大势才能谋大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空间和时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可以说,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我们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关键要按照的要求,做到“五个着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创新这一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把握“协调”这一决胜全局的制胜要诀,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理念一变天地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实现了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今天,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在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我们就能深学笃用、聚焦发力,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4
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不断提升统计的社会地位。区统计局顺应发展需求,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树立新常态下统计公众新形象。
一是提升综合协调能力,优化统计工作环境。科学整合资源,避免数出多门,确保部门统计信息互换,资源共享。优化工作环境,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困难,争取政策和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提升基层统计能力,实现部门数据共享。大力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联网直报率;加快建立部门统计数据采集共享平台建设,实现部门统计数据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树立统计公众形象。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加大基层数据质量审核力度,及时公布统计资料,积极开展分析研究,综合运用环比、同比、纵横对比等多种科学统计分析方法,从多角度诠释统计数据,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使用统计数据,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5
通过认真学习使我进一步深刻领会习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的讲话精神。洪教授的专题报告,使我过去对新常态的概念由模糊不清到逐步有清醒认识。
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常态,或如何顺应新常态发展规律,如何在这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市委魏书记以非常优越的战略决策,及时在全市开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即如何认识宿迁新优势、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推进转型新发展、如何实现民生新改善、如何谋求改革新成效。“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就是围绕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市提前小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早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洪教授在授课中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进入正常性增长新常态,二是在客观经济合理区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是精致发展引擎转换,即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四在市场决定资源方面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是市场决定企业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作为我市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必须紧密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认真学习,为此:
一是思想上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必须进一步深刻学习习关于中国发展新常态精神实质,只有深刻领会才能在指引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性,少走或不走弯路。在当前我们的发展是以消费很多资源方式来生活的,而作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种生活方式是一个 不可持续的方式,必须要开辟新路。习掷地有声的回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要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自己创新能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二是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这个活动,找出适合我们自己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命令使我的天职,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我是否积极参与的外在表现,如何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求我必须对每项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按可持续的要求,稳步推进,如招商引资就要引低能耗高科技、高产出、无污染的工业企业,或农业上引养殖业。
三是在保障措施上,扎根基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因此群众事是事无小事,必须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能独立处理和解决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如群众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农业生产,为群众排忧解难,遇大事与村支两委共同协商部署,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引导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以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6
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工作要求,既是告诫全党加强作风建设永无止境,同时也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的最新标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高、更严、更具体了,也为我们人口计生干部明确了工作的方向。
一方面要实现作风建设新常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严一阵、一阵风”,必须按照“三严三实”的工作要求常抓不懈,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常态。目前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改革转型时期,面临着卫生和计生机构合并,是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作,还是停止工作等待观望?是热爱本职,还是麻木不仁?都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口计生干部。人口计生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每名人口计生工作者,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处在任何时期,都应该以“三严三实”加以对照,以一个公务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入”群众“接地气”、察民情、体民忧,一如既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持之以恒,实现人口计生工作作风的持续改变。
另一方面要适应人口计生工作新常态。人口计生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常态。要深入研判形势,坚持人口计生工作常抓不懈,始终坚持基本国策地位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一票否决”制度不变,坚定不移地把人口计生工作抓紧抓好;要紧抓关键环节,狠抓后进转化,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均衡发展;积极稳妥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加强舆论宣传,做好政策解读,规范并简化审批程序,积极化解生育堆积;要规范从业行为,严格行业监管,始终保持依法严厉打击“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要突出重点区域、强化双向协作,不断深化“协会+党支部”工作模式,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要倾注为民真情,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结合当前“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全面规范、完善、落实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特别要加大对失独家庭的救助关怀;要切实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水平。
人口计生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以昂扬向上、敢于担当、久久为功的进取精神,夯实工作基础,凝聚工作合力,严明工作责任,奋力推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7
新春新气象!新的一年,如东各级工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成果,弘扬“甘为孺子牛,当好娘家人”如东工会精神,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在开创如东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让我们共同为新春喝彩、为新春期待!
“20xx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如东工会将按照县委‘三争三实’的总体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抓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及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方向;进一步强化敬业尽责意识,始终保持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工作气魄;运用创新思维,提振精气神,破除不思进取的心态,提高争创一流的志气,在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重点工作中创出新亮点,在为职工服务中取得新成绩。”对于新年如何开创新气象,如东县总工会主席陶卫忠早有宏图在胸。他表示,今年全会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建设法治工会、服务工会和创新工会展开。
建设法治工会。一要依法建会。重点抓好中小企业、新社会组织建会工作,抓好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对象入会工作,确保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加强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推进卫生、金融、交通等行业工会的建设进程。二要依法管会。企业工会以“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镇区工会以筹建总工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县总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三要依法履职。规范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流程,主动服务职工。四要依法维权。与县人社局、司法局、市仲裁委等单位合作,进一步发挥如东县总工会职工维权中心作用,增强人员配备,加大法律援助、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劳动保护与安全监督、女职工劳动保护四项主要功能服务,主动依法科学维权;针对职工群众关注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选择一到两个重点,组织专项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建设服务工会。今年继续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惠及更多职工。全年筹措资金600万元,为全县3万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女职工周末大讲堂”进基层、进企业活动,全年受益人数不少于200人;免费对企业班组长、车间主任进行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400人;办好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寻找“最美一线职工”、职工才艺大赛、职工游泳比赛、职工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受益人数超2万人;筹措帮扶资金100万元,开展医疗救助、生活救助、教育援助和春节送温暖等活动;对劳模和一线职工实行疗休养,全年组织不少于200人;聘请专职律师,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职工实行“上门代办、费用代结、诉求代理”的全代式维权服务;建立全县单身男女职工QQ群和热心红娘队伍,全年开展联谊活动不少于2次;开展高温送清凉活动,慰问高温岗位职工不少于1000人;开展“工企共建”活动。
建设创新工会。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各级工会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结合本县实际,创新工作机制,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今年将从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一是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来县职工体检中心座诊,并建立职工大病诊治绿色通道,为患病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二是组织举办如东县第四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职工才艺大赛、职工羽毛球比赛、职工游泳比赛等活动,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文化活动品牌;三是组织开展第二届“最美一线职工”评选活动,以职工的名字命名一批先进工作法和职工发明创造成果,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四是建设职工疗休养基地和工会实践基地,着力打造如东工会工作新品牌。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心得体会 篇28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市局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培训班,深知机会难得,深感获益匪浅,深受启发教育。虽然这次培训时间只有五天,但是,经过精心组织和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培训班邀请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和上海市心理学专家作专题辅导,结合实际组织互动,既促进学习提高,又增强学员之间友谊。我对做好城管工作重要性有了更深认识,理论基础得到夯实,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等得到提升。通过几天培训,本人感受很深、收获颇丰,结合本职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学习新理论, 责任担当的意识得到新增强。虽然经过部队和地方教育多年,到城管工作多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但在如何提高舆论宣传引导实效,如何创新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做好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期的舆论引导方面,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比自身工作经历,在新媒体发展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凝聚正能量等工作中,时常有一种无处发力的感慨。通过学习,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对做好城管工作认识更加深刻,我深深体会到,城管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去钻研、去探索、去实践。这段时间里,通过聆听各种专家讲座,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对当前城管工作的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增强了忧患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思想洞察力和做好城管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站在不同角度阐述看法交换感受引起思考,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和回味!
掌握新本领, 履职尽责的本领实现新提升。我深深体会到,加强城管工作,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重要举措,城管工作就是要为南通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如何做好城管宣传工作,城管服务对象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基层工作做好了,宣传工作才能上下贯通、才能取得实效。面对城管工作还存在的社会动员能力不够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高、管理理领念和手段落后等问题,通过培训,使我增强了履职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感觉到对我们提出来新的要求,那就是只有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城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勤奋学习,增强知识储备。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展学习,坚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升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是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要善于学习借鉴把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不断研究和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要善于学习、运用和把握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增强社会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引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三是真抓实干,增强宣传实效。在南通努力率先实现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征程中,城管的使命与担当应当体现在工作落实中。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扎扎实实抓好宣传各项工作落实,是需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中,找准定位、贴近实际、深入谋划、注重实效,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实现为打造“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新形象加油鼓劲,引导城管正能量。
适应实常态,新思路新举措力求新作为。 今年南通城管提出新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以全省领先、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快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常态,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多做贡献。通过改革创新,构建城管新的机制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发展理念,从而凝聚干群发展合力,汇聚发展正能量。但在下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和构建城管大宣传格局中,如何理清工作思路、实现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引领助推城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进一步明晰了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立场和原则。
一是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典型宣传、文明城市建设及志愿活动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之风,倡导凝聚亲民为民、崇德向善之气。
二是进一步夯实舆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不断改进新闻宣传,深入挖掘城管典型;高度重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让市民群众了解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同时感受市容环境变化;充分探索运用好新媒体平台,主动通过城管微博、微信等形式,主动设置议题,抓住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找准群众关注的焦点,及时发出有说服力的权威性声音,引领社会公众思想的良性变化。
三是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行书画展、公共自行车骑行活动、城管开放日、趣味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积极打造城管文化品牌,引导大家通过道德讲堂、法制讲座,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要积极整合和发挥工会、兴趣小组等组织作用,使城管文化蓬勃发展。加大对各组织支持力度,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传递好声音、汇聚正能量,形成引领城管道德风尚的重要力量。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却是长远的,这将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培训不仅是对知识的扩充、工作理念的提高,更是对自己观念的一次更新,必将成为今后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今后,我将把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融入城管工作实践中去,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为推动城管事业实现新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抢抓机遇加快大发展献计出力。
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理念。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树立履职为民的理念,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咨政建言、献计出力。要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把群众的创造、经验总结上来,努力形成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通过开展扶贫济困、“三下乡”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坚持把服务和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多立科学发展之论,多献科学发展之策。要找准发挥政协优势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自觉投身发展实践。选择党政关心、群众关注、政协有能力做好的课题,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立足本职岗位工作,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尽心尽力。
致力维护和巩固和谐稳定。社会和谐,是发展的必然条件。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渠道通畅、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言出力。要积极搭建平台,大力促进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事、议政建言创造良好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凝聚合力;要及时反映各界群众和利益群体的诉求,引导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群众基础。
强基固本夯实履职基础。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全力推进人民政协自身建设。要在切实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培训、调研视察等方式,提高政协委员素质,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促进委员主体作用的更好发挥。要在政协机关“三化”建设上下功夫,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好、业务熟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提升机关工作效率,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