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精品32篇)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5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引言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其消费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当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在校大学生问题。为了调查。现将结果归纳如下:

  二、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

  三、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36.96%,女性大学生占63.04%,被调查者中,75.00%来自农村、17.39%来自乡镇、7.61%来自城市。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600元以下为主体占63.04%,600-1000元占31.52%,1000元以上的占5.43%。有6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6.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3.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2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7.61%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65%的选择了“价格”,有10.87%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应当加强。

  (三)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48.9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主要考虑是否经济实惠的占到42.39%,也有6.52%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中,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四)存在冲动型消费现象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调查数据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五)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同学选择送礼物。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每餐食物浪费情况表明,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六)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三、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2.数据收集方法:随机抽样调查

  3.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于网上发放,收回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四、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附调查问卷及原始数据)

  五、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学习类消费,形象类消费(服饰装扮,化妆用品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及投资类消费等方面。经数据分析,当今大学生除基本生活消费外,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基本伙食等日常生活消费外,

  形象及休闲娱乐类消费比重较大,而学习投资类消费比例甚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享受型等消费,而忽视了自身精神层面的提高。

  由表2分析可得出,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14.1%的学生集中在300-500之间,500—1000之间的约为60.9%,20.3%的学生集中在1000-15000之间,高消费人群(1500以上)约占4.7%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较为合理,但高、低不同消费水平也有存在。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79.7%的学生更倾向于在现实中购物,仅20.3%的学生习惯于网上购物。而有网购经历的学生网购年限及对网购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其中大多数学生的网购经历多在三年以内,网购满意程度一般。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信任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价格、外观、品牌等因素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同时也会受到情绪、他人意见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和理性混存的消费观。而对于流星雨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攀比,盲目追求会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其中一小部分学生也通过勤工俭学来承担自己的部分日常消费。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有大体计划,但都没有实施或坚持,而且他们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表示较为满意,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满意,并想要尝试改变。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我们的这次问卷调查引起了他们对自身消费状况的重视,他们将更加注重和强化自身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自身良好的消费习惯,这将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合理、成熟的消费观念有重要意义。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2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3大学生消费成多元化态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除满足其基本生活外,在服饰、化妆用品等形象消费和KTV、旅游等休闲娱乐类消费和日常交际支出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向多元化发展。

  4大学生更注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形象及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较大。5储蓄观念淡薄,理财意识需培养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已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用生活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个别同学有储蓄和投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意识需提高和加强。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众所周知,大学生年纪比较青,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首先,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他们有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再者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很大,难免会使他们在消费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实际的行为。

  中国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三、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两百至三百左右。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

  调查显示: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休闲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手机、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手机的消费,一般上大一那会,大约20%的人拥有手机,暑假回来,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买了手机,到了大三全班几乎人手一部20xx年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20xx年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大学生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少数学生: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4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

  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

  为此,我分别对驻烟的三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

  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

  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

  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5

  相关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对消费的看法和观念、心理。

  二、研究过程:

  (一)理性消费: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二)存在着若干问题: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三、调查后总结: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四、调查后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2)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4)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五、感想与体会:

  大学生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们关注消费和理财,希望可以探讨到我们大学生自身的一些消费特点,以使我们今后可以更理性的消费,更明白的消费。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what )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why)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how)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运动鞋,为了一套化妆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化妆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8

  一、题目的目的、意义

  20__年广州亚运会拉开帷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显示了巨大的体育市场所蕴藏的无法估量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快速的扩大,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消费群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增多,大学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作为高文化素养和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种社会的进步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充分享受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如今,我国大学生群体在客观上已经满足了体育消费的三个条件:一是具备健康投资的消费理念;二是有一定的实际支付能力;三是有比较充裕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的实体组织提供市场决策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国外对体育消费的研究多集中于体育消费心理和体育消费行为等方面。其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动机研究,近年来对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项目中男女或不同种族体育动机的对比。国外消费动机方面消遣娱乐因素排在首位,而经济因素对体育消费影响最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已达到很高水平,人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的30%-40%,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消费每年300-500美元。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比较少,通过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研究。

  国内:

  在我国,伴随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消费活动,已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众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有所关注。随着国外体育社会学思想观念的大量引进,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体育消费,如邵淑月等的《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欧阳柳青等学者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指标体系、概念体系、影响因素、现状及发展对策和体育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得到的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查性研究,大部分是各大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学生自制调查问卷,为了解在校学生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的研究。另一类是理论研究。有些研究消费行为学或心理学的理论专家,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或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分析和预测。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对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采用现场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进行归纳统计,进行比较

  四、分析基本思路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本校本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和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以及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五、分析主要内容

  1、 本校本科生体育消费现状;

  2、分析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

  3、促进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的策略

  六、预期结果

  以一定的实地调查材料和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做出初步的论证与综合,找出本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其体育消费水平,并为有关社会实体组织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七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经济的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渐向小康型过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物质条件,改善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的社会人际交往动机明显高于女生.由于男性、女性的生理、心理的特征不同,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及行为上也有很大差异.反映了男生把体育爱消费作为加强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选择以韵律感、美感较强的锻炼形式为审美追求动机要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想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端庄、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有关;精神娱乐,强身健体这两种最直接的功能,也是相当一部分男女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

  2.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2. 1大学生体育消费基本特征

  调查显示本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以“运动服装、鞋、袜、体育器材”实物消费为最多,由于这些消费资料有运动和日常生活双重功效,加之,其新颖的款式,流畅的线条,超强的现代感和个性感,所以倍受大学生消费者青睐.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是保健和健身场所及等支出。 问卷知:对月均总消费支出分别为50元以下,50元一100元,100-200元 200-300元 300元以上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作了调查,通过计算得:月均总消费为500元以下学生的年度实物消费均为165元,非实物消费为85元;月均总消费为500元一700元之间的学生的年度实物消费均为245. 62元,非实物消费为98. 72元;月均总消费为700元以上的学生的年度实物消费均为 275. 72元,非实物消费为132. 27元.这说明随着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提高,实物消费与非实物消费均提高,呈正相关.月均总消费水平越高,非实物消费水平提高越大.

  2.2性别与体育消费的比较分析

  男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为主,其次观看体育赛事、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等观赏型体育消费支出;女生体育消费以参与型为主,实物消费次之(这也是由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差异造成的).

  2.3大学生体育消费场所

  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是以学校免费场所为主,其次是学校收费场所和公益性场所.社会上的高端场所表示极少参与。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消费主要在校园.

  2.4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项目

  明确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项目,这对将来的场地建设,器械生产,师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男生消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健身。这说明男生喜欢集体对抗性较强的项目.

  与男生相比,女生体育消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网球,游泳。可以看出:女生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的项目,这些项目参加的人数不多,可以随意控制;又能健身,也体现了女性对优美身姿的偏爱.

  2.5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市场上质量好的品牌产品,如:品牌服饰、鞋、袜、器材等价格太高;社会上的比赛场地又太贵,大学生在经济上很难承受,很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负担重,已无暇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场地少,条件差也无法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树立,消费的独立性较差,“乐意花钱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很小,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低.作为大学生群体这种状况,学校应该增加和促进他们的非市场消费,深化教育改革,树立体育消费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激发潜在的体育消费能力.

  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最多的是:男生为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网球,游泳。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加强场地建设,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

  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体育知识的教育水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与他们获取的运动生理、生化、保健、恢复等知识密切相关.学校应该重视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的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播.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会坚持较为稳定的消费倾向,因此,对大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会增加他们未来的体育消费.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目的

  调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和问卷

  2.日常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分析调查的统计数据

  4.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在这项调查中,男生占27%,女生占73%

  2.最喜欢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他9.9%

  3.买衣服频率:一个月内10%,两到三个月内33.3%,半年内13.3%,一年内0%,不固定43.3%

  4.是否有喜欢的服装品牌: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耐克等。)

  5.经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石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会不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是63.3%,而不是36.6%

  7.买衣服的动机:天气变化16.1%,节日促销16.1%,看到学生买新衣服15.3%,随意购物13.6%,零花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和4%

  8.你会选择网购服装吗:会是35.7%,而不是64.3%

  9.服装商家月消费:50以下2%,50-100之间36.6%,100-200之间33.3%,200以上3.3%

  10.品牌服装的好处:品牌好,耐用,面子16.6%,主要是生活品质提升了33.3%,没有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另外30%

  四、数据统计的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很高:21世纪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进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宿舍和教室的单调生活。虽然书籍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并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美的追求呈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导:价格、质量、趋势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务实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据了解,大学生买衣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因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城市生活和氛围。当代大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自己的品味和品位。虽然他们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需求的认知高于男生。调查显示,女生买衣服的频率比男生高,但男生比女生更追求名牌。说明男人和女人对美的追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无论是购买数量还是对名牌的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可以正确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大学生服装支出减少。据调查人员分析,“物价上涨后,服装、日用品、化妆品、娱乐消费的价格不降反升,而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较少,说明他们故意降低大学生的‘享受消费’,把钱花在了吃饭、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买衣服的频率来看,

  (1)服装购买消费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服装购买频率集中在每月一次,两到三个月一次。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购买服装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但不排除虚荣心的.存在,但消费分配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2)服装消费仍然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频繁购买服装,过于关注名牌的现象依然存在。服装消费不合理,可以反映每月生活费分配不合理,或者每月生活费过多。

  2.从吸引购买这方面的服装来看,

  (1)当代大学生可以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服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美观,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查显示,学生重视衣服的质量,喜欢经济耐用的衣服,不会因为喜欢一件衣服就盲目买衣服而不考虑价格。

  (2)追求时尚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可能会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却忽略了服装本身的原始价值。

  不及物动词政策建议

  1、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消费者对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等因素的价值判断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观念,树立节约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避免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费用进行预算和记录,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费用是否合理。

  2.量身定做合理的消费计划。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知识和能力都很高的成年人。定制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树立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方式正在迅速变化。大学生最容易卷入时尚潮流,部分消费者甚至失去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消费支出的约束下,合理调整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小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0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费,人们每个月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前卫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

  三、调查地点

  网络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范围

  1.地理范围:在校大学生

  2.时间范围:

  3.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六、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发布调查

  七、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研活动对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伙食上

  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饮食上,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将主要的花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图一可知,有81.6%的在校大学生将花销花费在了伙食上,仅有13.2%左右的大学生将主要开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还是花在饮食上,服饰和日用品所占的百分比也较高分别为65.8%和60.5%,数码产品这种价位较大的产品购买的人数极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花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

  (二)大部分大学生们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因素

  由图二可知,大学生在购物时最主要会考虑到产品的价格,价格因素占了73.7%,品牌因素只占了39.5%。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价理性的,不过也比较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外观,这两个因素所占百分比相同,都为71.1%。

  (三)过半数的大学生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购买

  有57.9%的大学生想买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暂时先不买,只有18.4%的大学生会想做兼职挣钱再去购买,仅有2.6%的人选择使用借贷产品先买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错,但还是鼓励大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自己赚钱去购买。

  (四)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存入银行

  由图四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占44%,在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会选择存入银行,仅有15.8%的同学会拿去理财,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对盈余的钱进行合理、具体地规划,而就依目前的数据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理财的意识比较淡薄。

  (五)绝大部分大学生平时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

  由图五可知,73.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父母按月寄送的,极少数大学生,占5.3%是来源于银行贷款,靠自己兼职挣钱的只有34.2%。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占少数,经济来源都得依赖父母。

  (六)近半数的学生会在消费之前做好规划

  由图六可知,有近半数学生认为在消费之前应该做好规划,占47.4%;秉持能省则省这种消费观的学生占23.7%,而抱着想买就买这种心态的同学也不少,占了21.1%,即使没钱也要借钱去买的同学极少,只占了5.3%。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比较理性的。

  (七)普遍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集中在800-1500元之间

  由图七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800-1200元之间的占36.8%,而31.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1200-1500元之间,仅有2.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月平均消费在500-800之间元与20__元以上的同学所占百分比相同,均为10.5%,而剩下7.9%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平均分布在1500—20__元。

  (八)大部分学生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花费在300元以下

  由图八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4.7%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中只花费300元以内,而在300—500之间的占了26.3%,500-800元之间的占了18.4%,800-1200元之间的占了7.9%,消费金额在1200元以上的仅占2.6%。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在意形象装扮的,每月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不少。

  九、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消费观念比较理性。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盲目的跟风和一味的追求品牌,购物时比较看重价格,也比较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购物习惯。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下多数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而不是非要以别的方式买下产品,这些都能看出现代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自制力较强。

  2、大学生经济不独立。如今,多数大学生每月开销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给予,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靠自己兼职挣钱赚取生活费的。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多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大学生在消费时应该要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消费。极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父母的给与都是心怀感恩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找份好工作,将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十、总结

  此次网络调查仅仅是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存在无法控制调查对象的配额的缺陷。调查对是面向在校学生,但参与此次调查填写问卷的学生对象不均匀,多集中在大三女生这个范围中,而且此次收集到的问卷很少,仅有38份,问卷的题型比较单一化,测度项不完整,导致此次调查分析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希望以后的调查里能够合理分配调查对象,多派发问卷进行回收后再进行分析,题型要做到精而简。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1

  调查者:

  调查时间:20xx年6月2日

  撰写报告时间:20xx年6月14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内容

  1.你的性别

  2.你所在的年级

  3.你有储蓄的习惯么

  4.你的生活费来源

  5.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6.你平均每月在吃的方面(包括伙食、水果、点心等)的花费

  7.除吃的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在8.你的恋爱支出是

  9.你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

  10.你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

  11.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费用x元

  12.你平均每月的电话费

  13.你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

  14.你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15.你每月的钱

  16.你希望每月的生活费是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

  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3、调查问卷的分发:直接在学校分发。

  4、数据处理:调查问卷的处理有计算器处理。

  四、调查结果

  1、共收集男生30份,女生20份。

  2、生活费:男生平均每月756,女生平均每月453。

  3、恋爱支出:男生平均每月153,女生平均每月105。

  4、学习资料的花费:男生平均每月24,女生平均每月

  五、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

  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的同学在45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的同学在550-6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的同学在7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的同学在8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的同学月消费9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3.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4.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5、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二、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分析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意见。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亲爱的同学:

  附:调查问卷

  我校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内据实填写。

  1.你的性别男□女□

  2.你所在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你有储蓄的习惯么有□没有□

  4.你的生活费来源

  家庭供应□勤工俭学□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其它

  若有勤工俭学的经历,你从事哪一类工作

  家教□钟点工□促销□其他(可多选)

  5.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6.你平均每月在吃的方面(包括伙食、水果、点心等)的花费100元以下□100—250元□250—350元□350元以上□

  7.除吃的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在购买学习资料□上网□电话费□购买日常用品□购买衣物□其它(可多项选择)

  8.你的恋爱支出是

  9.你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

  10.你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从不上网□2次以下□2次--5次□5次以上□(选“从不上网”时跳过第14题)

  11.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费用x元

  12.你平均每月的电话费

  13.你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30元以下□30--50元□50元以上□

  14.你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50元以下□50--200元□200元以上□

  15.你每月的钱花不完□正好花完□不够花□

  16.你希望每月的生活费是300元以下□300—600元□600—900元□ 900元以上□固与发展。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2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忧郁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是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恋爱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当中,恋爱所需要的消费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能够针对大学生恋爱的消费观和消费市场来进行创业,那么将会有很大的空间来供发展。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打钱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调查得知,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自主,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定了劳动力的低下酬劳,所以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基本就只能够补贴一下伙食费或者额外的一小部分开销,这使得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1000元之间,只有少数的家庭条件优越者可以高于这个数字,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而根据调查可知,女生的消费水平基本高于男生消费水品,因为到了大学,女生都开始喜欢新潮服装,各种小饰品,还有化妆品,而这些东西就相对于只要吃饱饭穿暖就没有其他多余要求的男生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尤其是恋爱的男生,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LV、GUCCI等各种奢侈品大行其道,对女生而言,哪怕买不起真的,也需要一个假的来撑撑门面,也因此再次导致了恋爱成本的高昂。

  据小范围内的调查,恋爱中的男生女生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逢年过节都需要赠送小礼品,生日这样的特殊节日更是不能避免,譬如调查中一个男生恋爱钱每月的消费只需要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最多在加上一点烟钱,每月的生活费还能有所剩余,每个学年都能够攒下一点点私房钱,而恋爱后的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随着恋爱阶段的变化消费水平也不断变化。

  追求期的消费水平明显是恋爱中最高的,因为为了给女生营造一个大方,体贴,温柔的效果,各种琳琅满目的消费条目充斥着每月的账单,电话费明显高于正常时期,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消费,热恋期与追求期的消费结构基本相同,同样属于花钱如流水,只有在经过了追求期与热恋期的阶段以后,步入了稳定期的消费水平才能够稳定下来,但相对于没有恋爱的男生而言仍然是属于高消费,周末要一起去逛街,免不了要购买零食、衣物等产品,就以呈贡校区的学生而言,如若没有谈恋爱的男生,轻易是不进市区的,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进市区就是费钱费力,首先是往返长达3、4个小时的车程,其次是物价疯狂的上涨,在市区随便吃点东西都需要数十元,在加上车费,基本上进一次市区最少需要100元。而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而言,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消费,不然还能叫做恋爱吗?

  因此恋爱中的男女相对于没有恋爱的人来说,每月都要多花出最少200元,这对于经济尚不能独立的大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再加上疯涨的物价,在呈贡校区,男生每个月的饮食费用最少都要400元才能够达到每顿一荤一素的饭菜。如果在加上恋爱的费用,那么每月的消费水平最少都需要700元。

  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群体中,恋爱的消费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克服攀比的心理,在经济尚未独立的现在,不要胡乱浪费,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而应把学业放在首位,未来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和独立。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这些群体年纪较轻,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是为什么,听小化给你细细道来。

  其一,他们消费的需求旺盛;

  其二,他们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不同于别人的消费观念和较弱的消费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借贷的方式预支未来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意愿。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研究他们如何消费和他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上正确的消费道路,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次调查借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机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他们是否使用校园贷。下面,让我们跟着小化一起看看吧!

  本次调查面向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一新生,下发问卷共288份,回收244份,回收率84.72%,有效率95.9%。我们将这些群体按照月生活费划分成四个层面:500-1000、1000-1500

  月消费支出基本合理,但消费差额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

  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消费结构较合理,但仍存在少部分不合理之处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

  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消费观念较为正确,无使用校园贷行为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01大学生消费构成符合社会潮流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02消费种类与方式呈现多样化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03读书支出少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04没有被校园贷的诱惑影响,消费较为理性

  调查中涉及校园贷的问题同学们大多选择不会相信,可以看出同学们不相信校园贷这种危害大的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的行为,消费观念较为正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种类也在变化,但需要大学生注意的是一定要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摒弃攀比的消费心理和虚荣心,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拒绝使用校园贷,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4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文章以保山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问卷发放在考虑了总体的性别构成、年级分布、本专科、学科专业和生源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配额抽样,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86.3%,符合统计抽样的要求。其中,男生118 人(41.5%),女生167人(58.5%);来自城市8人(2.8%),城镇34 人(11.9%),农村243人(85.3%)。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比较客观地反映滇西高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

  二、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通过对保山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一)消费的经济来源和总体消费水平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目前大学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家庭供给。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约85.61%来自家庭供给,7.02%来自课余个人兼职收入,3.86%来自奖助学金,0.35%来自社会赞助,3.16%的有其他经济来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如表1,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有8人,300-500元的有88人,500-1000元的有159人,1000-1500元的有24人,1500元以上的有6人。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月生活费支出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次之,所以,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支出较为合理。

  (二)消费结构

  1.日常生活消费

  日常生活费支出方面,下面从性别的角度比较每月购买日用品消费情况.每月购买日用品的开销在20元以下的共有41人,男生占26人;每月购买日用品开销在20~50元、50~80元和80~100元之间的学生,女生所占的比例都比男生所占的比例高;每月购买日用品开销在100元以上有共30人,女生占21人。从而,推断女生在购买日用品消费比男生的消费高。在购买化妆品方面,大多数男生在化妆品方面消费较少,大多数女生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较为合理,这与平时在校园内极少看到化妆学生的现象相一致。

  2.学习和培训消费

  学习消费包括文具、书籍和复印等.285人中,月学习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69.82%,50~80元之间的占17.19%,80元以上的占12.98%.大多数学生的用在学习上的消费较为合理.培训消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教师资格证、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在285人中,有200人平均每学期的培训费在50元以下,其中有193人没参加过培训班.我校是保山市唯一的一所高校且20__年刚升本,外面的培训机构来保山学院招生的还较少,更重要的是,由于我校升本不久,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大多数学院安排学生上晚自习,有专业课老师进教室辅导;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或找工作,相对参加培训班的学生要比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多,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多数大四学生外出实习,只有少数学生在校,所以大四学生填写的问卷较少,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培训消费较低。

  3.通讯和电脑消费

  随着通讯行业和IT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数码产品已经随处可见。在问卷中所有的学生都有手机,部分学生拥有电脑、数码相机、MP4、MP5和IPAD等,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不足,追求时尚和攀比心理,学生群体中使用高档数码产品也常听闻。目前少数大学生使用iPhone 4或iPhone 5等,iPhone手机的价位较高,显然超出了多数没有经济收入大学生的支付能力。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大学生的手机费也与日俱增。通过调查,有3.15%的学生手机话费在20以下,14.69%的学生话费在20~40元之间,35.44%的学生话费在40~60元之间,37.06%的学生话费在60~100元之间,5.94%的学生话费在100~150元之间,3.85%的学生话费在150元以上。由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大学生不仅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还可以上网等,大多数学生的手机话费集中在40~100元之间,消费较为合理,不过有9.79%有学生话费较高,超过了100元。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低。在调查中,有53.68%的大学生拥有电脑,价位在3000元以下的占6.54%,3000~4000元之间的占41.83%,4000~5000元之间的占45.75%, 5000元以上的占5.88%。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会购买经济实惠的电脑,而不是追求高价位。

  4.休闲娱乐、旅游消费

  休闲娱乐费包括看电影、去KTV唱歌和打球等费用。通过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9.72%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20元以下,有12.37%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20~40元,有10.18%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40~60元,有17.67%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60元以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每月休闲娱乐费普遍较低,这与我校坐落的位置离市中心繁华地段较远、学校周围可供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较少以及学校对学生晚归和未归管理严格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外出旅游。五一、国庆、暑假、寒假期间,不少学生或集体组织,或结伴旅行,尤其是将要毕业的大学生。

  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保山周围有不少旅游景点,比如腾冲、芒市等,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就可以去游玩,相对花费较低。由调查问卷,有61.35%的学生每学期的旅游费在100元以下,每学期旅游费在100~150元、100~150元、150~200元、200~300元、300~500元、500~1000元之间和1000元以上的学生均在5%~9%之间.大多数学生不舍得花太多的钱去旅游,这与大多学生来自农村且大多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供给相符合。

  5.社交消费

  社交消费主要是人情消费。人情消费主要是指在同学生日、获得奖学金、招待以前的同学等,同学之间互相请客,彼此赠送礼物等方面的消费。另外,还有老乡会和各种协会的集体活动或聚餐等方面的消费。通过调查,每学期赠送礼物费用超过150元的学生占14.89%,有20%的学生平均每月定期出去聚餐或请朋友吃饭费用超过100元.这对于很多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的大学生而言,社交消费给这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结论

  基于本次保山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消费的经济来源和总体消费水平方面,大约有86%的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供给,每月平均生活费约为690元,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在656~724元之间。

  2.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男生用在化妆品上的消费较少,大多数女生用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较为合理,较少女生购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高档化妆品。

  3.在学习和培训消费方面,多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消费合理适中,但用在培训上的费用普遍较少。在培训方面,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知识和一些证书的重要性,毕竟某些证书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校方就积极引进一些培训机构走进学校。

  4.在通讯和电脑消费方面,大多数学生会购买经济实惠的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等,极少数学生会跟时尚流行之风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数码产品。

  5.在休闲娱乐、旅游消费方面,多数大学生用在休闲娱乐上消费较低,这与我校坐落的位置离市中心繁华地段较远、学校周围可供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较少以及学校对学生晚归和未归管理严格有很大的关系;尽管云南省旅游景点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用在旅游上的消费较少。

  6.在社交消费方面,有些大学生好面子、讲义气,每学期赠送礼物费用和平均每月定期出去聚餐或请朋友吃饭费用较高,这对于一些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5

  在大学生消费中,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并存。

  1、大部分大一、大二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聚餐、恋爱、追求名牌和时尚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网更宽,外出、聚会、出游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相对足量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并能够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实现。大学生应搞好人际关系没有错,但把大部分费用用于请客吃饭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投入也很多,大学生恋爱呈现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又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许多人认为“大学恋爱是一门必修课”,甚至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恋爱。但是,大学生们在恋爱过程中的消费通常多是缺乏理智的、冲动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每个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笔消费在大学生每月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的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唯恐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从而引起一大部分非理性的互相攀比消费。大学期间,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害怕自己的着装和生活质量被同学嘲笑,所以靠穿名牌、请客吃饭来显示自己的生活档次和追求。这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而攀比心理则是由好胜心引起的,同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自己就一定要买,不管这件衣服有都贵,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些学生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靠攀比来填补心理的空缺。

  2、大三、大四学生中理性消费是主流。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70%的学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的费用在150-200元,20%的学生在200元以上,10%的学生在150元以下。经过2-3年的大学生活,这些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把大部分的经历用于加强自身能力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上面。其中,大三、大四学生中考做兼职来满足自己生活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大一、大二学生。他们把兼职当做锻炼能力和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良好机会。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6

  一、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也出现了崇洋媚外、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既是当前消费者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是自身消费理念的反映,同时又对未来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方面 理财

  三、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

  (二)意义: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其消费观念的改变能够折射出一些当今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社会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情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向,培养提高我们的“财商”,是我们大学生所需共同探讨的话题。通过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的调查,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观念和模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

  1、调查对象:西安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的形式,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6月10日。由我院各专业同学填问卷,并从中采取样本。这次调查对象是我院所有年级的学生。这次有效资料为300份。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有效资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卷进行分析。

  五、调查报告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此次调查的对象涉及大一到大四,但是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无非是衣食行用方面。

  作为大学生,他们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父母给予,有小部分通过自己做兼职获得。通过调查,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占10%,800至一千的占10%,600至800的占10%,500至600的占60%,500以下的占10%,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在500到600之间,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还算正常,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有伙食,购物,交通通讯,娱乐,学习用品等。从问卷来看,伙食

  所占的比重为生活费的一半左右,其次是购物,然后是交通通讯和生活交际,最后是学习用品。

  1伙食方面

  伙食费用占据所有调查对象的大部分生活费,大部分人月均在300到400之间,占月消费的40%到50%左右,仍有一小部分人支出高一点,因为他们生活费就高一些,所以比重差不多。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们对食物的支出所占比重不是太大,但是每个月所花费在吃饭上的钱相对于几年前还是有所增加。

  2、购物方面

  购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主体,也免不了购物,大学生购物无非是衣服物,洗漱用品(衣粉飞,洗头液,卫生纸)等生活用品,还有零食等,对于零食而言女生花费的想多一点。对于衣物等耐用品,大部分学生不怎么经常买,两三个买一次,大概都100到200左右,洗漱用品也就跟衣物一样,两三个月买一次,大概就50到80之间,零食方面,女生而言每星期也许会购一次物,就30到50之间,所以这样计算下来每月在购物的平均费用在100到150之间

  3、交通通讯方面

  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大部分同学出门基本上都是公交车,并且多数都办有公交卡,这就比较实惠了。通讯方面同学们都用的移动卡号,有V网和亲情号码,所以通讯费用大部分同学在30到50元之间。

  4、娱乐方面

  同学们偶尔会去网吧上上网和去KTV唱唱歌娱乐一下,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一部及其以上手机,上网可以用手机上,并且还有那么一部分同学有电脑,去KTV唱歌也只是偶尔去唱一次,基本上都是多个同学一起去,实行AA制付款,所以大多数同学在娱乐方面的月均花费在50到100之间。

  5、学习方面

  平时同学们看书之类的就会在图书馆去借阅报刊杂志,很少买书籍,如果老师特别要求的话也会打印一些学习资料,大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会去打印一些资料作为学习资料,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方面的花费不是很大,每学期在30左右。

  6、交际方面

  给同学送礼物也是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大部分同学只是偶尔送送,像这样的场合也只是偶尔送送,并且送的大部分是小礼物,所以花费不了多少。对于聚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基本上是AA制,花费在30到五50之间,对于旅游方面,同学们会选择节假日出去旅游,像这样的话,次数不会太多,也不会太频繁,平时周末大多数都会选择在本城市旅游,这样花费不少很多。

  (二)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并且每月的生活开销大都来自父母,现进行一些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与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怎么会有好的榜样呢?也就跟着乱花了,还有就是父母在对待孩子消费上不加以重视,不进行引导。

  3、学校教育不完善。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六、相关建议

  对于本次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理财能力。

  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要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首先必须要在经济上独立,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理财需要理性的思维能力,大学生不能简单的把每月能收支平衡作为理财的目标。理财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大学时代,我们有时间去学习理财技巧,养成好的理财习惯,会使大家受益终身。

  2、克服攀比心理,讲求实用型消费。

  首先,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多数来自父母,日常消费应以实用为主,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名牌。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有攀比心理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我们应把它用对地方,在学习上相互争先是应该极力提倡的。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多数大学生的消费是讲求实用型的。但部分同学的消费还是存在问题的,笔者认为这是受学生家庭背景的影响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消费观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树立理性的、科学的消费理念是每个大学生都从现在就应该培养的。

  3、学校、家庭应做好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学校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学校应重视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来提倡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家长的引导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在生活中应加强正确的教育。大学生自身更应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消费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学会科学的、理性的消费。

  4.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七、结束语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新世纪社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骄奢淫逸,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开拓进取。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7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__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一个酒店或酒店组织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这个组织中酒店人共同拥有的企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酒店道德。酒店的企业文化是酒店的灵魂。通程国际大酒店于1998年5月29日正式营业至今,在长沙酒店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除了酒店本身良好的硬件设施是一方面原因之外,对酒店员工企业文化的认知与培养更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服务行业高端人材,使酒店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真正达到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在长沙乃至全国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我们目前的企业文化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下一步到底向哪个方向改进、如何发展、如何培育?为明确并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一次企业文化调查活动,以求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本次企业文化调查针对酒店全体员工,调查结果为:

  1、人际关系导向调查中:工作中员工之间有一定团队、协作精神,但私人之间交往一般。整体表现程度中等偏强。

  2、酒店目标较为明确:创同业典范,争国际一流。酒店具备一定团队协作能力,也对竞争对手了解程度一般。整体表现程度中等偏强。

  酒店的企业文化为:酒店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打造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团队。

  酒店目前的企业文化因该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基本都具备、基本都不错,已基本成型,但必须继续坚持深入、坚持奋斗;如果稍不注意,可能马上会退化变质。而这也是同酒店目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快速发展,但面临瓶颈。不进则退,因此必须继续营造并坚持一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注重实干的企业文化。

  团队型企业文化的特点是:(较)高度人际交往,(较)高度目标导向。无论在什么发展阶段,都有着一些共同特征:

  1、酒店成员具有一定的团队和成员意识;

  2、酒店生命不时地被一定的社会活动所强化;

  3、一定程度上重视公正和公平;

  4、目标的一致性往往通过酒店成员同等分担风险和分享奖赏来体现,当一致性表现在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上时,本身也有明显的外在表现,酒店员工文化墙中总是醒目的展示着关于使命的陈述,唤起的是成员的热情而非嘲弄;

  5、酒店成员对竞争的认识有一定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注重人际交往和目标导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张力,使得团队型企业有一种天生的不稳定性,尤其对于低度团队型企业来说,非常容易滑入或蜕变为利益型、网络型乃至分裂型企业文化。团队型文化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高层管理人员的的努力与坚持。这种文化适用于下列情况:

  1、创新活动需要精细且广泛的跨职能以至跨地区的协同努力下酒店内部存在真正的协同关系并且有真正的学习机会;

  2、酒店注重长期战略而非短期战略;

  3、在动态、复杂的企业环境下。

  网络型文化比较适用于长期的、局部为主的、协同较少的环境中,同集团所处的行业及市场现状有一些出入;利益型的企业文化比较适合于变化迅速、竞争异常激烈、人际关系淡漠的社会环境,同我们追求建立百年企业的理念不相符合;至于分裂型企业文化就完全同我们背道而驰了。

  因此酒店的企业文化必须进一步坚持向团队型深入发展,继续同时强化目标导向及人际关系导向。

  强化目标导向的具体做法:

  1、积极推行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酒店对战略目标的统一的认识,确保酒店的每位成员、每项活动都不偏离正确的目标。

  2、创建一种紧迫感。

  3、通过内刊、简报、通信、培训、内部网络等,启发全体成员对广田理念的认可;

  4、激发员工必胜的斗志。录用和提升具有强烈内驱力或雄心壮志的人,建立高的绩效标准,并以突出个人形象的方式来激发这种斗志;

  进一步提升人际关系导向的做法:

  1、建立具有共享知识平台的学习型组织;

  2、通过招募善于团队合作的人来提高分享思想、利益以及感情的程度;对员工向对朋友一样,关心有困难的成员,树立一种和蔼可亲的榜样形象。

  3、通过酒店工作内外的比较随意的聚会活动来增进员工之间的社会交往;

  4、缩小等级差别,寻求公司扁平化;减少酒店成员之间的繁文缛节,让员工在工作场合随意组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8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19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9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随之增长的还有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她们引领潮流、追求时尚,是我国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情况更需要我们全社会去关注。所以,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小组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11日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由15道题组成。针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消费来源等方面。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86份,有效回事率是97.2%。

  五、数据分析与统计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参加这次调查的学生当中大一的同学占了20%,大二的占了40%,大三的占了25%,大四的占了15%。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最多在1400~1700元之间,其次是1100~1400元之间,很少的学生在500元以下,17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只有极少的学生花费比较高。65.2%的学生的每月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里,有17.4%的学生是靠自己在外面做兼职所得的钱作为每月的生活费。看来大多数学生还是依赖于家里的供给。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实惠和既实惠又高标准的商品,也有25.5%的同学选择看心情。虽然追求高标准的同学的比例所占最少,但也占到了18.6%的比率。有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热衷的方面会经常控制不住去购买,而偶尔去购买的人数比率也占到了30.1%。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

  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2%的学生会向父母要钱,31%的同学回去做兼职,只有少同学去借钱或预支下月生活费。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依靠父母生活,也有一部分很自立的同学会去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一般的学生都会将剩余的钱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有22.3%的学生会选择将钱存起来,这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是懂的节俭生活的。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

  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

  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大部分同学会因为商品的价格、对自己的实用性和心疼父母而产生犹豫,只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生活费超出预算而产生犹豫。

  大部分同学支持大学生兼职,做兼职既锻炼了自己又可减轻父母的负担;但也有少数同学不支持,他们认为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还有小部分同学保持中立,他们认为大学做兼职很好,但最好是大三大四是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其实,大学生兼职能够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可以取得一定收入贴补学习生活费用,更是对于以后的就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有利于大学生快速融入社会。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

  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被调查同学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29%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00元以上。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

  据了解,大学生出游已经是普遍现象。另外,调查中占17%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也61%有想要恋爱,恋爱学生中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集中在250元~350元。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由以上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可支配收入来源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来源全部来自于父母提供,相信在中国,也大多数是这样。

  相比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的独立程度远远不如,原因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而且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去找兼职工作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他们多数人看待这件事情是麻木的,并且没有尽早做出经济独立的意识和行为,可见其独立性意识之差。

  2、消费支出不合理

  学生时代的我们,一直是学习用品,学习资料支出最多,生活费用中,饮食消费能达到400-500元这个范围内。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部分同学消费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有的为了节省支出选择廉价饭食从而减少这方面的支出,这部分人占到了一半以上,有的则是干脆不吃饭,省下来的钱用于购物奢侈品或者是网络消费,对于他们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营养状况时,他们也不甚了解,对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也不是懂得太多,应当予以重视。

  3、恋爱支出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恋爱支出中消费过多,出于攀比的心理和一些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都要或多或少的比别人多支出一部分钱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多数人都说他们为了追求情感要加入物质投入,对此方面,他们经常难以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多数消费都是由男方承担,还有一些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极少数是女方承担的。

  4、济独立意识不够强

  通过调查那些做兼职或做零工的同学,我们了解到,在我的调查范围里面只有几个做过,而且都是为了赚取零用钱,也就是赚到的还是要用于消费。同学们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意识或者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显然,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另外发现大部分同学消费支出都超过可支配收入,甚至有的同学要向其他同学借路费,很少的同学会将钱储蓄起来。

  六、建议与总结

  1.学生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个人便要增加经济独立自主的意识,合理的理财便是重中之重,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到收支平衡,可以适当的多消费,但是也要把持住一个尺度,让钱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去。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习惯长期进行高消费,那么降低他的收入,他的消费习惯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会过多的支出,从而引发不好的后果,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2.克服攀比的心理情绪,理性对待消费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依据个人情况,合理的给自己进行定位。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要去竞争,但是在用度上没有必要去争,生活档次低,并不可耻。理性的对待消费,培养个人经济独立的意识也是必然。

  3.高校要注重开展勤俭节约的校风,不走形式

  加强在勤俭节约的校风建设,将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防患于未然。一个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是学校校风的体现,良好的校风建设是双方面的,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落实,也会促进校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分析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对未来主要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反射作用,因此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很必要的。对次我们协会做了以下调查。

  关于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根据调查,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消费,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仅占4.5%,1301元以上的占5.5%,大部分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到1300元,其中501元—800元的有53.7%,801元—1300元的有36.3%.可见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对于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有88%的大学生选择了父母,5%的学生靠获得的奖学金来填补生活开支;,15%的同学通过兼职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由此可看出,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

  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可知,在每月的消费项目中,95%的学生伙食占每月消费额的50%;学生服装消费在10%--20%左右;书籍、各类培训费用大二、大三的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概5%-20%,大一的占用每月消费额相对较少;娱乐、交际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15%的同学有30%的花费在这方面,75%的学生这方面的比例为10%,10%的学生在10%;对于购物花费在普遍在10%-30%,通讯费用占用5%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交际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采取消费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消费的主要形式,15%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消费,64.5%的学生还是愿意选择大型超市或其他的百货商场,14.5%的学生会选择专卖店或品牌店,其他的6%则大多数选择小商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消费形式也日渐增多。

  理财的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表明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13%的学生则有隔三差五的记账习惯,只有2%的学生会坚持每天记账。对于每月的生活费,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理智。70.3%的学生是一边花一边打算,12.3%的学生是想花就花,12.4%的学生能省就省,5%的学生则会全部计划好再花。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面对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学生花钱也相对随意。

  消费时产生的顾虑

  消费时总会存在一些顾虑,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看中的是商品的性价比,15%的学生会考虑资金的问题,10%的学生也会考虑商品的时髦度,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学生会考虑其他同学是否也拥有。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了,攀比现象也少了。

  消费的心理

  一般情况下,76.7%的学生表明在确实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去消费,12.3%的学生会看心情去消费,9%的学生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去消费,2%的学生则会选择打折促销是去消费。面对诸如“光棍节”商品疯狂打折季,85.2%的学生选择了看当是有没有需要的态度,7.3%的学生会选择冷静观战的态度,还有5.5%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购物欲望,2%的学生则选择疯狂购物,在所不惜。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相对来说还比较成熟。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0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xx年x月x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4月28日—5月2日,进行小组讨论,落实调查经费,设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及打印等。

  第二、调查、数据处理阶段。5月3日—5月10日,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得出调查结果。

  第三、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0日—5月23日,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制作PPT,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七、调查的组织分工

  调查小组共5人,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见附二)。

  八、调查经费预算

  本着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经费预算情况如下:

  1、问卷样本制作、修订、打印:5元;

  2、复印调查问卷100份:10元;

  3、其它费用(交通、通讯):10元。总计25元。

  九、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

  备注:由于调查条件及水平有限,调查比例相对较小,且在项目设计、人数分配、总数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见谅。

  附一: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1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黄山学院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在黄山学院共发放4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黄山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与分析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4元。这其中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2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

  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

  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

  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3

  一、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调查对象:大学生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20xx年10月01日——20xx年10月25日

  五、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调查方法:

  1.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23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全国16个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68%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6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20xx元的消费者占15%,20xx元以上的占12%。

  ③购机地点较集中

  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3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

  ⑦充值卡成为主要服务方式,手机费用主要用于发短信。

  在被访者中,有近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4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

  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2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250-3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350-4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5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6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

  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

  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5

  相关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对消费的看法和观念、心理。

  二.研究过程:

  (一)理性消费: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二)存在着若干问题: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三、调查后总结: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6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消费观。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会去节约和合理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7

  一、消费现状分析

  (一)、总体消费水平一般,局部出现两级分化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今大学生消费水平较过去已有了较大改善,22.5%的同学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47%的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有 27.2%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同时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包括1500或者更高)的占到9.6%。近百分之七十(69.5%)的同学月生活费用在500以内,同时有61.6%的认为周围同学消费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应该说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但同时也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学月开销超过1000元,局部出现了两级分化情况,但在是由大学这种现象普遍性不高。

  于此同时,和其它高校相比较,本校学生的消费水平偏低,平均水平在502元左右[①],其中92.8%同学表示在购物时在乎价格水平,也在一定层面体现了这个问题。

  (二)、消费多元化特征显著

  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走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年轻人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今大学生也不再将消费单纯用于学习上,而逐步将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如网络、通讯、交际、形象等方面,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使他们的消费也转向了多方向的轨道,既缓解了大学生的紧张气氛,也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购物消费途径来看也曾现出多样化特征,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1.6%的同学选择超市购物,25.8%的同学会逛街砍价,同时B2C网上购物对于近9%的同学来说成为主要的购物方式,这也是顺应当代消费新概念的表征,伴随网络购物的机制成熟,这种安全快捷的新兴方式将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三)、部分出现超支现象

  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方向也有了变化,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曾有人将大学生比作逃离了牢笼的小鸟,没有约束,只有自由,如今一想的确如此,调查结果表明51%的同学曾有过甚至经常向他人借钱的记录。

  (四)、经济独立意识淡薄

  据调查,高达65.6%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只有34.4%的同学通过打工和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我们了解到其中有近5%的同学每月打工收入超过300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74.1%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打工或者奖助学金)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是当代大学生渴求自身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的体现,但迫于各种原因,只有34.4%的同学将之付诸实践。

  (五)、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理财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财的观念,对于生活费没有什么安排,表示“想用就用,没有数码安排”,对自己月开销数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比较少(仅占9.3%)的同学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大概40%的同学没有预算或者消费计划,情况堪忧。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消费记录,也只有16.6%的同学完整落实,而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详细的消费记录,处于无计划消费状态,这不利于开销的合理控制以及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

  (六)、追求品牌时尚、个性潮流

  在这次的调查中“五大件”的拥有率非常高,有84.8%的同学有MP3或者MP4,手机拥有率更是高达91.4%,此外近四成的学生有电子词典(基本是用于外语学习)。电脑拥有率为28.5%,其中高年级学生电脑拥有率高于此数字。另外被大家视作奢侈品的CD、PSP游戏机以及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数码一族也成为不少学生的追求。通过计算,同时拥有MP3、手机、电脑三件的比例为22.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数码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此类产品,一般月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同学在时尚的数码消费品上开销占比例较高。

  伴随这个问题的是高额的通讯和网络支出,有六成以上同学此项开销超过40元,11.3%的同学更是超过了100元,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愿意在外在形象(服装、化妆、发型)上支出较多的同学比例较高(32.2%),另外据了解女生在发型上的开支比较高,周末学校附近的理发店发型设计生意可谓是客源充足。

  (七)、消费结构不合理、合理消费意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习惯方面,很多同学都不太合理。男女生偏重也有所不同,部分女生爱逛街购物,伙食费用低于男同学,而且有很多都是见好就买从来不考虑价格;而部分男生则在上网以及恋爱方面投入了大量花费,沉醉在网络与爱情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并且男生还在送礼方面特别突出。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大花费可属少之又少。在调查中,月消费主要项目在交通、通讯方面占47.7%,主要集中在购物上的占46.4%,而用于学习的消费只占28.5%。 70%的同学每学期用于书籍的费用小于150元,也就是说,除了学期初用于购买课本的费用之外,大多数同学基本没有在书籍上的消费。据了解,平常时买报纸、杂志等也多用于娱乐,真正意义上在学业上的开支甚少。

  二、成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负面影响

  “遗传、教育、环境是制约人的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消费观是不完整的,不稳定的,他们自控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今天的大学生

  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二)、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体现为: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们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四、结束语

  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路的差距、楼的差距、交通工具等的差距,体现在硬件设施上的表征显著。而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上述差距在逐渐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实例让我们感觉到:人的质量的差距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作为大学生这个最具活力的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会为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

  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构成的消费观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却能在一定层面体现这个群体的社会性格。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生存能力培养,全社会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思考向前的大学环境,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插上稳健、硬朗、执着的双翅。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8

  一、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不仅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关注我们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我们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正确消费的观念和提高我们的消费质量,同时也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一方面。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观念 培养提高

  二、调查背景

  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的全面扩招计划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而大学生们大多年纪轻,社会阅历浅薄,易受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他们在自主消费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而大学生在众多的消费市场中,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而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而合理消费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那么我们大武汉的莘莘学子消费情况如何呢?对此我对不同高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问题, 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才能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学院选取了一百名我们学校的学生,向100 名学生在网上发放问卷,共收到 了99 份。男女比例为60:39(基本符合一般理工类 院校的男女比例)。本人研究工具采用从网找到消费结构问卷,之后个人对其进行了修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问题涉及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用途情况、消费的 资金来源等。

  问卷样题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填出最真实的答案。真诚谢谢你的合作!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9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理念,为大学生合理消费制定标准,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合理的理财,更好的生活。这项调查不仅有利于掌握我院学生的消费概况,对塑造和培养我们良好的世界观体系在当前国情下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调查对象:各学校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单位:随机抽取所需的大一、大二、大三样本学生。

  (四)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调查内容。

  2.分发调查问卷。随机各学校大一、大二、大三在校男、女学生各50人作为调查单位。

  3.根据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根据样本的生活费数目、用于生活费的不同消费比例、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比例等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第二,根据性别进行男、女学生两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及区间估计。

  第三,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类进行三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及区间估计。

  第四,根据年级的不同将大一、大二、大三的男、女生各自的生活费均值之差进行比较及区间估计。

  第五,收集好完成的调查问卷,整理调查问卷和整合问卷内容,制出能清晰地反应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特点的表格和统计图,并总结出调查结果,写出最终调查报告。

  4.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1、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2、调查小组共6人,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成员分工:

  黄秀清负责调查方案策划。罗顺妹负责问卷的发送与回收。李晓霞负责问卷的统计与整理。林聘娣负责核对数据与表格和图表的制作。林霞负责数据的分析。颜巧红负责PPT的制作。

  (五)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

  二、问卷设计

  首先,请原谅占用了您一些私人时间。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消费市场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势必会影响

  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向。因此,我们希望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填写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点击选择

  2.您现在所就读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

  3.家庭住址

  农村城镇城市

  4.您每个月的生活消费是多少

  500元以下

  5.您每月有盈余吗

  没有有,但不多有很多500---800元800---1000元1000元以上

  6.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

  父母给予勤工俭学奖助学金

  校外兼职部分家庭给予部分勤工俭学

  7.除了基本的伙食费和必需品消费外,哪些方面的消费占总生活费的比例比较多

  交通,通讯(上网,电话)购物(服装,饰品)

  学习用品(课外书报,学习辅导书籍等)

  娱乐交际零食及饮料其他

  8.您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如逛街、出游、聚会、唱K等)无100元以下100---200元200元以上

  9.认为您家的经济状况是

  非常富有富有中等一般

  10.买东西,您比较注重哪一方面

  品牌质量外形美观价格其他

  11.在您身边的同学,会通过哪些途径去增加收入(多选)

  做兼职炒股,基金开网店做产品代理

  投资赚稿费其他

  12.您对自己生活费的使用方法是

  有钱就花,没有计划

  按照一定时期的计划花钱没有计划,但对每一次的收入与支出都有详细的记录

  有计划,但没有做好记录有计划也有记录

  13.您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出现的超前消费现象

  无所谓坚决反对

  看其他家庭情况而论可以,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14.您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很满意没有考虑过,无所谓不满意

  15.您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您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三、问卷发放: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52份。

  四、数据整理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一、对月生活费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各年级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的图表,结果如下图所示。

  二、对生活费使用方法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各年级大学生对自己生活费的使用方法的图表.

  由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的使用是有计划,但没有做好记录。

  三、对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的图表

  由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处在100—200元之间的是大三最多。

  四、对看待超前消费观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大学生看待超前消费观的图表,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有51%的学生认为超前消费观是可以的,但要引导理性消费。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我们基本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于月生活费均值的分析结果

  1.通过对各个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活费大概估计,发现在校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00元—800元之间。

  2.对于各个分类总体而言,我们以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为分类标准对总体又进行了划分,估计出全体大学生中各个年级以及男女生每个月生活费的对比。

  (二)对于生活费来源的分析结果

  1.描述统计的结果显示,生活费的主要来源集中于父母供给,其他来源依次是:勤工俭学、校外兼职及其他。

  2.对于不同年级而言,高年级生活费来自父母的比例比低年级的稍低,而勤工俭学的比例比低年级的稍高,奖助学金比例相差不大。

  3.以上结果还是表明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面不够广,在校大学生生活费还是传统式的,以依靠父母读书生活为主。

  (三)对于生活费使用方法的分析结果

  1.各年级大学生对自己生活费的使用方法基本上都能按照一定的计划花钱。

  2.大一、大二男生很大一部分认为有钱就花,没有计划;大三男生以及各年级女生少部分认为有钱就花,没有计划。

  3.各年级大学生有一部分没有计划,对收入与支出都有记录。

  4.各年级男生有一大部分有计划,但没有记录;各年级女生很大一部分有计划,但没有记录。

  5.各年级大学生很少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四)对于每个月用语娱乐方面费用的分析结果

  1.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超过2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2.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100-200元之间占有很大一部分人,大二、大三相对较多

  3.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费用100元以下的占有一大部分人,大一、大二较显著

  4.各年级大学生很少人没有将生活费用于娱乐方面

  (五)大学生看待超前消费的分析结果

  1.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超前消费,但要引导理性消费。

  2.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超前消费要看家庭实际情况而论。

  3.小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超前消费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大家对超前消费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自律。

  (五)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0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1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 调查时间为2x年11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

  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

  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32

  大学生消费容易出现潮汐现象,即一个新事物、新品牌在大学生市场会在某一个节点呈现突然的高峰。其根源在于大学生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集中性。如在培训方面,出现过mba潮、"寄托"潮、考证潮等;在消费品方面,有mp3潮、手机潮、电脑潮等。

  由追求独特性消费带来普遍消费。大学生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但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57。7%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产品",但是只有22。9%的人认为"我的穿着更加时髦"。实惠仍是大学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流行与实用之间,更多大学生选择的是实用。

  在各类产品的选择标准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情感消费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谈恋爱,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目前,大学生每学期用于娱乐、交际、影视的平均费用约为144元,给同学朋友送礼的支出为98元。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

  在品牌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但是国际品牌相对更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形象会对大学生的决策产生说服作用。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强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

  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调查还表明,需要经常性借款的大学生占到了总数的10。55%,大学生"负翁"消费意识正在增强。

  从目前我市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每月消费一般在400—600元的还是占了大部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月消费数千元的,甚至个别消费特别离谱的学生曾一个月花掉1万多。对于这些高消费群体来说,饮食、日常用品在支出上已不再是大头。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伙食费均不算太高,每位学生平均每日应在10元左右,如此算来,每月基本伙食费也就是300元左右。再加上每月一两百元的日常用品和其他零用,四年的总共花费应该五六万占全体女生的25。6%,而男生回答6万元左右的占总数的41。1%。

相关内容
  • 社会调查报告集锦(精品35篇)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社会调查报告。是家人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访亲戚,互相送礼也是不可少的。当今社会,春节送礼,不少人已经司空见惯了。...

  • 设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精品3篇)

    调研目的: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服装店里边的布局,结构和功能。通过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店面展示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提供借鉴与帮助。...

  • 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品33篇)

    对于此,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

  • 社会调查报告集合(精品35篇)

    每天走在整洁美观的大街小巷,你是否会想起他们--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扫过千家万户,在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只为让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

  • 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精品3篇)

    第一部分——回忆历史人有回忆,城市也有回忆。回忆不是百分之百的复制历史,而是经过岁月的筛选之后,留下一抹迷人的色彩。人的回忆依赖于脑,而城市的回忆却依赖于——城市的味道。...

  • 社会调查报告800字(精品31篇)

    健康卫士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想得到爱,先付出爱,要得到快乐,先献出快乐,你播种终会收获”,装载着老师的箴言,背负着同学的期待,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已圆满结束。回首实践点点滴滴,不禁让人麾然泪下。...

  • 最新社会调查报告(精品31篇)

    活动主题: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活动时间:寒假期间活动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袁家铺村活动内容: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 企业人力资源社会调查报告(精品3篇)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本次调查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查找出了公司在人员管理(招聘、录用、评价、选拔)、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优劣及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