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找春天的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1
这次《找春天》综合实践活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这要归功于:
一、启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编排舞蹈和诗朗诵,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新奇感,感受到了秋天的浓浓的气氛;
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这次活动成功的保证,像这样大型的室外活动,很难集体组织,光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根本是不行的,家长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启动课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了解了找秋天的途径和办法,因此,活动过程中有记录,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活动的面也很广,使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这次活动自我感觉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别学生的观察仅停留在校园,没有到大自然去寻找、体验,因此总结汇报使也说不出个道道来;
二、启动课时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关于秋天的图片,如果能做成幻灯片或课件显示,效果肯定会更好;
三、学生对于观察的记录形式大多数表现为绘画和文字,照片、舞蹈形式的相对较少,其他富有创新意识的形式更少。以上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
二年级找春天的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2
《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是本学期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布置让学生提前观察。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地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天空下着雪,学生难以观察。因此上课时我注重了学生平时的观察和想象力,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而后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想象春天的美景。再结合《赵春天》的课件把本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过教学任务完成后,我觉得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些欠缺。于是,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在组内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把自主权让给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我发现有的小组把课文一起朗读一遍。有的每人读一遍,剩下的段落小组成员合读。也有的边读边加动作表演。还有的三人读课文一人表演。
学生朗读得形式多样,并且学生的兴趣也特别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二年级找春天的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3
《找春天》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文章,本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像这样的课文,不仅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也为学生写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外,还要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这是课文的4—7段,优美生动,充满诗意,而且句式结构统一。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的基础,说一说:我们在春天发现了什么景物?他们像什么?接着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出语言规律。能干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 ),那是春天的( )吧?”的句式结构。然后于我让学生模仿4—7自然段写几句话。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说出了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
桃树上的花儿红了,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梨树上雪白的梨花开了,那是春天的发夹吧?
柳枝上吐出了嫩嫩的绿芽,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山上的竹子更高了,那是春天的卫士吧?
睡醒的青蛙坐在池塘边呱呱叫,那是春天的鼓声吧?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那是春天的娃娃吧?
小鸟在树枝上叽中叽喳喳地叫,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是春天的新娘吧?
多么富有童趣的声音,这声音源自孩子们独特的感受,这声音源自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多么富有童趣的诗句,这诗句就像春天的旋律,优美和谐,清新动听,通过这样的仿写,学生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激活了思维,展示了潜能。看到孩子们表达得这么好,我由衷得感到高兴。这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容小视的。作为教师既要努力钻研教材,寻找语言训练点,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找春天的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4
色彩缤纷的图画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因为他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因而“图文结合”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但不论是利用插图或是简笔画,甚至多媒体课件,都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看,缺乏交流和表达。而低年级的孩子是多么希望表达啊!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画画。因此,我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阅读后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让画笔走进语文教学”有很多好处,比如说: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绪。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在他们的语言和写字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画画可能是他们最直接和最轻松的表达的方式。所以,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二、用画展现阅读的过程。学生把抽想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了。然后,再让他们根据画的画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个把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调节课堂气氛,达到动静相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如果一直让学生听、说、读,学生就会越来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而画画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立刻安静下来。学生聚精会神的画画时,心情平静了,使而后的听说环节能顺利进行。这样,课堂上就做到了有张有弛,动静相宜。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画笔走进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画画与语文放在一起,更不能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