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区卫生调查报告 篇1
201x年在区政府、卫生局及各职能部门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围绕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实行绩效考核、努力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积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等重点内容,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确保中心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xx市xx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下属机构,中心集合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全方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内有xx个村委会,xx个居委会,拥有常住人口6。3万余人,xx街道办事处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乡村卫生站2个。我中心共有职工35人(其中临时工4人),卫生技术人员26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3人,药师2人,药士1人,未定职称15人。
二、主要成绩
1、基本医疗服务成效显著。我中心于20__年6月开始投入使用收费系统,截止20__年12月底,共完成门诊人次1268人,收入46。6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45。1万元、药品收入1。5万元。居民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居民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和“水平”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2%;
2、积极推广和使用“平价药包”。 平价药包只是我市医改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此,我中心将逐步扩大平价药包种类,制定了中药平价药包15个,西药平价药包11个,理疗项目平价治疗包9个。20__年共存备200个平价药包,截止12月31日共使用平价药包64个,同时建立平价诊室、完善平价医院建设。
3、继续深化绩效工资等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20__年9月份,我中心本着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调整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数量和质量的双轨制考核,从绩效考核到站转变为考核到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今年的绩效方案医疗、公共卫生项目上我们着重进行倾斜;公共卫生上从职能到站调整为职能到人。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服务人次,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预防疾控保健服务全面推进。20__年1月中心成立以来,我中心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克服种种困难,走家串户,采集建立了50630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9。8%,电子档案46759份,电子建档率92。4%。对老年人、多发病、慢性病进行了摸底调查,列出
了疾病谱,制定了健康促进规划;开展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系统管理,制定了预防控制方案和责任医生定期随访制度,共管理高血压病人3119人、糖尿病人1012人、重症精神病人343人;管理老人健康管理5546人,孕产妇62人,0—36月儿童20__人;20__年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为:建卡数807人,BCG实种805人,接种率99%;OPV实种2468人,接种率99 %;DPT实种2458人,接种率99%;麻风实种人827,接种率99%;乙肝疫苗实种2417人,接种率99%。 5、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中心每月举办不少于一次的居民健康知识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出健康宣传栏(刊),并以义诊、送医送药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制度,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共举办健康讲座7期,设宣传栏4个,出刊4期,下发宣传资料4万份;共组织各种类似活动15次,健康咨询3000余人次,深受居民欢迎。
6、双向转诊制度开始起步。为加强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与业务交流,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我中心与xx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关系。
三、编制情况
根据根据江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关于调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的批复》精神,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人数为48人,我中心现有编制人数31人。
四、主要困难和问题
1、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区财政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各中心条件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待遇有所提高。但由于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中心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尚未完成。一是房源困难。现使用的用房是租凭xx市xx人民医院旧院()一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四层楼房其中的1—3层,总建筑面积约1876平方米及大楼前面约400平方米空地。年租金10万元。地处旧城区,道路狭窄,进出困难。。二是医疗器械缺乏、设备落后。国家要求基本标准配备的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康复训练器材,最基本的抢救设备均没有配备,检测仪器软件配备也不齐。
3、医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在职的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0%,中级职称的占6%,初级(师)职称的占32%,员级职称的占41%,没有职称的占16%。由于高水平的、有知名度的医生少,群众对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信任,有点小病还是往大医院跑。中心的技术性能较高的设备,也由于专业人员不够,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力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对提高医疗水平最有效的进修培训几乎没有。我中心处在“送去进修不行,不送也不行”的二难选择中:不送,现在和今后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送了,则无人上班。
4、医技人员待遇偏低。目前,财政还没有对各中心的人头经费进行补贴,我中心医技人员人均年收入在1。6—3万元之间,人员工资更难保障。由于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队伍不够稳定。进和留用优秀人才难度大,社区医生工作积极性欠缺,给工作提高带来一定难度。
5、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信息化建设和运用不够;二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不够;三是自身宣传不够;四是如何开设家庭病床,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五、建议
1、政府协助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宣传。现阶段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未清楚了解,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单靠卫生部门的宣传,公信力度远远不够。建议政府部门采取以电视台、报刊等渠道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理解公共卫生服务,以更好地配合开展工作。
2、政府部门及时下拨卫生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医疗业务正常开展,需有正常的资金运作。建议政府部门能及时下拨卫生事业资金,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正常运作。
3、加大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我中心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很多工作岗位空缺,导致工作业务正常开展。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
2023社区卫生调查报告 篇2
随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的新一轮双创在我市启动,创国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将成为今后几年安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环境建设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幸福安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广大市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市民户外活动对环境卫生的需求的今天,改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城市越来越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即将迎来的元旦、春节和龙舟节重要时期,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尤为重要。下半年以来,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安排,随同双创巡查组经常深入城区育才路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街道和村(社区)背街小巷进行巡查和调研,又到外地一些城市参观游览,对下步创卫工作形成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基本情况
XX市20__年6月开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20__年获得省级卫生城市荣誉。创卫工作的开展,使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保洁水平稳步提升,城乡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目前,城市主街道、背街小巷、村组、社区清扫保洁任务主要由环卫局、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社区承担,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只开展周五上午义务大清扫活动,保洁经费来源分为财政负担、上级拨付和村组、社区自筹三种情况。城市垃圾收集主要采取果皮箱、垃圾箱和垃圾中转站收集三种形式,垃圾转运主要依靠小型保洁三轮车和大型垃圾运输车,除环卫局将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外,其余垃圾均为自行处理。虽不能日产日清,但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卫生保洁需求。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在创卫工作的强力推动下,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群众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与城市环境卫生保洁状况的矛盾日益凸显。
1、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影响了保洁质量的提高。目前,城区保洁员、协管员月工资为每人660元730员之间,工资未能达到XX市860元/月/人的最低标准,且均来自周边村民。环卫工人待遇较低,生活压力较大,致使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保洁队伍的稳定性相对不足,保洁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2、环境卫生设施薄弱,环境卫生问题尤为明显。我市为巩固创卫成果,强化了对环境卫生的倾斜力度,但是还存在较大差距。垃圾堆二次污染现象严重。垃圾箱葙基本上为露天安放,虽给许多群众倾倒垃圾杂物带来一定的方便,但随手倾倒造成了二次污染,还增加了保洁人员的负担。垃圾不能及时清理。虽然新增配备了路边小型垃圾箱缓解了垃圾收集的困境,但仅垃圾转运车难以保证日产日清,导致垃圾转运周期较长,清理不及时。特别在夏秋瓜果上市季节,积聚在垃圾台(箱)的生活垃圾,成了蚊蝇孳生的温床,更不利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开展。污水乱排现象严重。部分背街小巷、陈旧家属院污水排放基本靠住户门、窗前的排水明渠解决,部分住户和陈旧家属院甚至无排水设施,产生的污水一部分向地下渗透,另一部分向上蒸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下水质和地表的污染,不利于群众身体健康。
3、垃圾处理渠道不畅。除环卫局将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外,其它绝大部分垃圾均自行处理,致使生活和建筑垃圾围村、围路、围楼现象严重。一定范围内偏僻的沟渠内、道路两侧成为垃圾的聚集点。
4、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良好卫生习惯难养成。广大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大力支持,但是由于长期遗留的卫生陋习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又不自觉的出现乱扔乱倒垃圾破坏环境等行为。更有部分群众贪图一时方便,将生活垃圾堆在房前或屋后,流动摊贩随地遗留垃圾。社区、村组重视不够。部分社区、村组干部对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改善环境作为提高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来抓。监管不到位。近几年,各级卫生村(社区)、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开展,改善了社区、村组环境面貌,但是,清扫保洁的层次和水平还相对较低,少数社区、村组、单位抓环境卫生管理带有一定的突击性质,流于形式,应付双创检查,环境卫生监管没有长效办法。
三、思路对策
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是树立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
1、多渠道宣传教育,促进城乡居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一是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评选卫生示范户等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集中宣讲等多种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卫生与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城乡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二是强化对中小学学生卫生和健康知识普及,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和带动学生家长的卫生行为,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准。三是完善村(社区)制度,对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2、高标准制定环境卫生规划,推动环境卫生状况稳步提高。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村(社区)环境保护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村(社区)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规划推动卫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多途径筹措资金,加大环境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一是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集体建设用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村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以及保洁人员待遇的提高。二是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卫生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城中村组集体也可适当收取农户少量卫生管理费,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建立政府投入与村组自筹结合的双向资金保障机制。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环境卫生建设。
4、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环境卫生的提升夯实基础。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为主要街道配备果皮箱,为村组、社区住户配备规格统一的垃圾桶,每天由保洁人员定时收集住户产生的垃圾,减少垃圾堆积造成的二次污染,减轻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强垃圾转运车辆和设施的配备,并确定专人定时转运,及时处理。健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把住户门前排水明渠改为封闭的暗渠,定期疏通。强化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住户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工作,缔造清新、舒适、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5、加强督查,促进整洁环境的长效保持。一是进一步推行环境卫生整治制度,每月定时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开展机关单位、居民小区、背街小巷、村组道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清除卫生死角。二是由所在地爱卫办负责,适时对各部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其结果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评范畴。三是对于获得卫生村(社区)荣誉的.,给予资金奖励,激发卫生村(社区)创建工作热情。
6、鼓励企业或个人开办公共卫生保洁公司。建立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承包责任制,划片包干,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保洁公司或村民,逐步把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推向市场。同时,由环卫局牵头,积极组织承包企业或个人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标准、垃圾收集清运流程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城乡环境卫生保洁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2023社区卫生调查报告 篇3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着增强,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社区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XX年开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平时我们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