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游词 > 徽州文化导游词(精品6篇)

徽州文化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3-11-01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部落”的徽州,昔时下辖有黟、歙、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县,因其历史悠久,故此显得古味盎然,就连其地名的取定也都透现出厚重浓烈的历史文化意蕴。

  从历史沿革角度看,徽州故地是置县居前,设郡(或州或府)在后,所以在此就先说六县的地名由来。黟县创设于秦始皇统治时期,它的得名与黄山有关,因黄山的花岗岩山体苍黛黝黑,故秦代前后人们称作黝山,始皇置县于其南,故名黝县。三国孙吴当政时将黝易作黟,于是黝山就成了黟山 [注:直到唐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崇信道教的唐玄宗下诏改黟山为黄山才退隐其名]。

  同样始置于秦始皇时代的歙县之取名则跟秀水相牵连。它出自“翕”,意为水流汇合,在今歙县雄村境内渐江(新安江)与练江汇合处有古地名曰歙浦,秦始皇于此地界置县,故名歙县。休宁县缘于县城附近的灵鸟山之名,该山原曾名鸺山(今名凤凰山),公元220xx年孙吴政权曾于其南置县,称为鸺阳县,未久即简化成休阳县;后到公元598年,隋文帝把它改称休宁县。婺源县的取名同水系有缘,该县境内流淌着一条谓称婺江的河流,据《婺源县志》载云:“以婺州水之源,因名。”,婺源由此得名。祁门县则因由当地的两处地方而来,据《续文献通考》载云:“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祁门”由此而来。绩溪县的得名则与河流脱不了干系。据《元和县志》载云:其县境内“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

  至于“徽州”,据《宋书•地理志》载:“宣和三年(公元1120xx年),改歙州为徽州。” 古往今来其地名来源众说纷纭。其中因地理因素与词义因素而取名者就各有两种:

  地理因素方面,其一缘于山水之名,其二缘于地方之名,这些均与上述六县地名由来或近或同。“山水之名说”因在绩溪县境内有徽岭与徽溪,故得名徽州,自南宋罗愿《新安志》始载起,后世元、明、清的历代志书都沿用这一传统说法,如清弘历(乾隆帝)《徽州府志》云:“盖郡境存徽岭、徽溪,扬之水出焉,说者以为取诸此”;“地方之名说”因在绩溪县境内另有“大徽村”,徽州由此取得,《太平广记》及《徽州府志》里就持存有此说法。

  词义因素方面,也有两种解释:其一,“徽”字含有“绳索、捆绑、囚禁、束系、约束”等意思。其二,“徽”字还有美好之意。对于前一种解释,汉朝杨雄在《解嘲》中有云:“徽以纠纆,制以斧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徽,“纠绳也”。徽绳意同徽索,指捆绑囚犯的绳索。所以南朝时期的梁朝统治者叫嚣对宣扬“神灭论”的范缜其人宜“置之徽纆,肃正国典。”其中徽纆同为绳索,所区别者在于两股盘成之绳索称纆,而三股绞成之绳索叫“徽”。

  有趣的是,在宋朝,规定歙州进贡朝廷的物品,仅是白苎和澄心堂纸。那白苎正是用以结绳的原料。历史上竟然也有这样的巧合。当然,徽字还可作动词用。唐代刘良曾经注解说:“徽,系也”,就是捆绑的意思。北宋统治者改用徽字作州名,实际上与当时发生的一桩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那是北宋宣和二年十月,歙籍人方腊在毗邻歙州的睦州建德军青溪村聚众起义,十二月,他率领起义军攻陷歙州。未久连战攻略东南六州五十二县。赵宋王朝急遣童贯统领禁军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围击镇压,历时一年,“杀贼八千”,到翌年四月平息了战乱。

  五月,朝廷诏令改歙州为徽州,同时将睦州建德军改为严州遂安军。这一举措意思很明显,它是朝廷对策动农民起义之地人们实行牢牢束缚和严加管制的体制,透现出宋徽宗及其臣僚们对方腊起义者们畏惧且心存余悸的心态。由此可见,徽州因其取名,历史依据之可信性更强。对于后一种解释,清弘历《徽州府志》记载:“或云:徽,美也,故以为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样解释未免牵强,理由在于改名时正值战乱初平,统治者惊魂甫定,在宋徽宗及其臣僚们看来,似此出现方腊之辈的“首恶之地”,何美之有?然而,倘若从积极良善的方面来看,人们倒是宁可更愿意把“徽”字释作美好,因为徽州此地毕竟山辉川媚,南朝梁武帝称赞“新安大好山水”,南宋思想文化界巨擘朱熹曾题“新安大好河山”六字,而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赋诗写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难道这些不都正是有力的佐证根据么?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2

  徽州所辖区域从北宋宣和三年(1120xx年)至清宣统三年()的790年间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内称兴安府外,其余时期因朝代更迭而称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清),但“徽州”之名却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徽州”一名遂废,直到1949年5月设立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徽州专区),但因管辖范围发生变动(徽州六县之一的婺源划属江西),其含义已与历史上的“徽州”也即“古徽州”有所出入。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府治歙县,六县即旧徽州府所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而“徽州文化”就是指由古徽州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徽州文化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派建筑、徽菜等等,也有精神上的,比如新安理学、徽剧、徽州方言等等。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将其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0xx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建制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文化界召开了多次全国徽学研讨会以及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一位老徽学研究者对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3

  徽州自古学习成风,出过很多学术名家、大家,也留下了众多的书院,著名的如"南湖书院"、"紫阳书院"、"竹山书院"。

  南湖书院:坐落在黟县宏村南湖北畔,又名"以文家塾",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民国时期改为南湖小学。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六部分组成,另有庭院、操场,占地达1公顷。

  南湖书院外临一湖碧水,庭院内置花园假山,操场上有株百年龙柏。书院原有金色匾额"以文家塾"四字,为清朝翰林院侍讲、著名书法家梁同书年93岁时所书。西侧有一卷棚式屋顶的"望湖楼",上悬匾额"湖光山色"四字,系清代歙人、时任黟邑知县尹服题,今仍完好。登楼极目四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曾任民国国务的汪大燮就启蒙于此。

  "紫阳书院":位于歙县县城屏山南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邑人曹文植倡仪复建。有建筑物近1800平方米,一直延用至清末。现基本保留着原先格局,存有朱子殿、道志舍、德据舍、依仁舍、游艺舍、文公井。在朱子殿内,存有清康熙帝御书的"学达信天"匾和乾隆帝御书的"百世经师"匾及乾隆五十五年程瑶田书写的"古紫阳书院规条"石刻。东南甬道上由曹文植题额的"古紫阳书院"石门坊,仍保存完好。

  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清乾隆年间曹翰屏建,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门个有空场,场边为桃花坝,坝下即浙江。主体厅堂时门是前廊,隔天井为三开间后堂。右廊有一侧门,通向内院。这里既有教室也有先生的书斋和住宿,活动用房。中间辟有小院、花圃。廊道尽头,有庭园,名"清旷轩",系一小型古典园林。当时曹氏族约:"子弟中举者可在庭中植桂一株",故又名桂花厅。现存有乾隆时诗人曹学诗的"清旷赋"屏,书法家郑莱的"所得乃清旷"小篆匾额,及摹刻颜书"山中天"石刻。园东北隅为文昌阁,筑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八角形,俗称"八角亭"。阁楼攒尖顶,葫芦形锡顶银光熠熠。八条垂脊末端翘起,角下悬金雀铃。南面楼檐下悬"贯日凌云"四字金匾。楼内藻井、梁坊彩绘灿然。原先供有文昌菩萨。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4

  徽州自古学习成风,出过很多学术名家、大家,也留下了众多的书院,著名的如“南湖书院”、“紫阳书院”、“竹山书院”。

  南湖书院:坐落在黟县宏村南湖北畔,又名"以文家塾",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民国时期改为南湖小学。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六部分组成,另有庭院、操场,占地达1公顷。

  南湖书院外临一湖碧水,庭院内置花园假山,操场上有株百年龙柏。书院原有金色匾额"以文家塾"四字,为清朝翰林院侍讲、著名书法家梁同书年93岁时所书。西侧有一卷棚式屋顶的"望湖楼",上悬匾额"湖光山色"四字,系清代歙人、时任黟邑知县尹服题,今仍完好。登楼极目四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曾任民国国务的汪大燮就启蒙于此。

  “紫阳书院”:位于歙县县城屏山南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人曹文植倡仪 复建。有建筑物近1800平方米,一直延用至清末。现基本保留着原先格局,存有朱 子殿、道志舍、德据舍、依仁舍、游艺舍、文公井。在朱子殿内,存有清康熙帝御 书的“学达信天”匾和乾隆帝御书的“百世经师”匾及乾隆五十五年程瑶田书写的 “古紫阳书院规条”石刻。东南甬道上由曹文植题额的“古紫阳书院”石门坊,仍 保存完好。

  竹山书院 位于歙县雄村。清乾隆年间曹翰屏建,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门个有空 场,场边为桃花坝,坝下即浙江。主体厅堂时门是前廊,隔天井为三开间后堂。右 廊有一侧门,通向内院。这里既有教室也有先生的书斋和住宿,活动用房。中间辟 有小院、花圃。廊道尽头,有庭园,名“清旷轩”,系一小型古典园林。当时曹氏族 约:“子弟中举者可在庭中植桂一株”,故又名桂花厅。现存有乾隆时诗人曹学诗 的“清旷赋”屏,书法家郑莱的“所得乃清旷”小篆匾额,及摹刻颜书“山中天” 石刻。园东北隅为文昌阁,筑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八角形,俗称“八角亭”。阁楼 攒尖顶,葫芦形锡顶银光熠熠。八条垂脊末端翘起, 角下悬金雀铃。南面楼檐下悬“贯日凌 云”四字金匾。楼内藻井、梁坊彩绘灿然。原先供有文昌菩萨。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部落"的徽州,昔时下辖有黟、歙、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县,因其历史悠久,故此显得古味盎然,就连其地名的取定也都透现出厚重浓烈的历史文化意蕴。

  从历史沿革角度看,徽州故地是置县居前,设郡(或州或府)在后,所以在此就先说六县的地名由来。黟县创设于秦始皇统治时期,它的得名与黄山有关,因黄山的花岗岩山体苍黛黝黑,故秦代前后人们称作黝山,始皇置县于其南,故名黝县。三国孙吴当政时将黝易作黟,于是黝山就成了黟山[注:直到唐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崇信道教的唐玄宗下诏改黟山为黄山才退隐其名]。

  同样始置于秦始皇时代的歙县之取名则跟秀水相牵连。它出自"翕",意为水流汇合,在今歙县雄村境内渐江(新安江)与练江汇合处有古地名曰歙浦,秦始皇于此地界置县,故名歙县。休宁县缘于县城附近的灵鸟山之名,该山原曾名鸺山(今名凤凰山),公元220年孙吴政权曾于其南置县,称为鸺阳县,未久即简化成休阳县;后到公元598年,隋文帝把它改称休宁县。婺源县的取名同水系有缘,该县境内流淌着一条谓称婺江的河流,据《婺源县志》载云:"以婺州水之源,因名。",婺源由此得名。祁门县则因由当地的两处地方而来,据《续文献通考》载云:"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祁门"由此而来。绩溪县的得名则与河流脱不了干系。据《元和县志》载云:其县境内"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

  至于"徽州",据《宋书地理志》载:"宣和三年(公元1120年),改歙州为徽州。"古往今来其地名来源众说纷纭。其中因地理因素与词义因素而取名者就各有两种:

  地理因素方面,其一缘于山水之名,其二缘于地方之名,这些均与上述六县地名由来或近或同。"山水之名说"因在绩溪县境内有徽岭与徽溪,故得名徽州,自南宋罗愿《新安志》始载起,后世元、明、清的历代志书都沿用这一传统说法,如清弘历(乾隆帝)《徽州府志》云:"盖郡境存徽岭、徽溪,扬之水出焉,说者以为取诸此";"地方之名说"因在绩溪县境内另有"大徽村",徽州由此取得,《太平广记》及《徽州府志》里就持存有此说法。

  词义因素方面,也有两种解释:其一,"徽"字含有"绳索、捆绑、囚禁、束系、约束"等意思。其二,"徽"字还有美好之意。对于前一种解释,汉朝杨雄在《解嘲》中有云:"徽以纠纆,制以斧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徽,"纠绳也"。徽绳意同徽索,指捆绑囚犯的绳索。所以南朝时期的梁朝统治者叫嚣对宣扬"神灭论"的范缜其人宜"置之徽纆,肃正国典。"其中徽纆同为绳索,所区别者在于两股盘成之绳索称纆,而三股绞成之绳索叫"徽"。

  有趣的是,在宋朝,规定歙州进贡朝廷的物品,仅是白苎和澄心堂纸。那白苎正是用以结绳的原料。历史上竟然也有这样的巧合。当然,徽字还可作动词用。唐代刘良曾经注解说:"徽,系也",就是捆绑的意思。北宋统治者改用徽字作州名,实际上与当时发生的一桩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那是北宋宣和二年十月,歙籍人方腊在毗邻歙州的睦州建德军青溪村聚众起义,十二月,他率领起义军攻陷歙州。未久连战攻略东南六州五十二县。赵宋王朝急遣童贯统领禁军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围击镇压,历时一年,"杀贼八千",到翌年四月平息了战乱。

  五月,朝廷诏令改歙州为徽州,同时将睦州建德军改为严州遂安军。这一举措意思很明显,它是朝廷对策动农民起义之地人们实行牢牢束缚和严加管制的体制,透现出宋徽宗及其臣僚们对方腊起义者们畏惧且心存余悸的心态。由此可见,徽州因其取名,历史依据之可信性更强。对于后一种解释,清弘历《徽州府志》记载:"或云:徽,美也,故以为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样解释未免牵强,理由在于改名时正值战乱初平,统治者惊魂甫定,在宋徽宗及其臣僚们看来,似此出现方腊之辈的"首恶之地",何美之有?然而,倘若从积极良善的方面来看,人们倒是宁可更愿意把"徽"字释作美好,因为徽州此地毕竟山辉川媚,南朝梁武帝称赞"新安大好山水",南宋思想文化界巨擘朱熹曾题"新安大好河山"六字,而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赋诗写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难道这些不都正是有力的佐证根据么?

徽州文化导游词 篇6

  徽州所辖区域从北宋宣和三年(1120年)至清宣统三年(1920年)的790年间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内称兴安府外,其余时期因朝代更迭而称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清),但"徽州"之名却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民国元年(1920年)废府留县,"徽州"一名遂废,直到1949年5月设立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徽州专区),但因管辖范围发生变动(徽州六县之一的婺源划属江西),其含义已与历史上的"徽州"也即"古徽州"有所出入。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府治歙县,六县即旧徽州府所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而"徽州文化"就是指由古徽州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徽州文化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派建筑、徽菜等等,也有精神上的,比如新安理学、徽剧、徽州方言等等。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将其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0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建制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文化界召开了多次全国徽学研讨会以及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一位老徽学研究者对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内容
  • 介绍福建胡里山炮台的导游词范文(精品3篇)

    厦门胡里山炮台景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 靠近厦门大学,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 小学导游词范文(精品1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某某小学来,我叫何某某。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这所小学,让我们一起到这里领略美丽的校园风光和浓郁的学习氛围。来到小学,一扇气姿雄伟的大门呈现在眼前,大门上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某某小学。...

  • 安徽包公祠导游词(精品3篇)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进入坐落在古城开封西南隅的包公祠,我想请问各位朋友一个问题:大家心目中,咱们的青天大老爷包公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老包是个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头上呢,还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

  • 有关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范文(精品26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来的异乡游客。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

  • 北京故宫导游词集锦(精品17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来到北京故宫来,我叫张家荣,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流览故宫三大殿,希望你们在参观浏览中对故宫文化有更深了解。故宫又叫紫禁城,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美宫殿建筑...

  •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导游词(精品6篇)

    现在我们已经登陆林进屿了,请大家小心,注意安全。这里的火山地貌景观分为三部分:一是玄武岩石群,二是熔岩湖现象,三是巨型柱状节理。岛上葱郁的山峰,也许你们想象不到在几千万年前发生的火山喷发,看这些玄武岩在海浪的镌刻下,形成...

  • 陕西金丝峡景区导游词(精品19篇)

    金丝峡处新开岭西部,太昌河镇以北。距县城约50km.。金丝峡包括三峡一寨,构成环抱,俯视为火炬状。俯长共计20.5km,寨为一独立孤峰,峡的发端为滔河、冷水河、耀岭河、太吉河和开河等到五河源头,呈巨指状,金丝峡窄、深、幽、秀、奇,河...

  • 关于八达岭长城导游词400字(精品1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黄。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气魄雄伟的长城。长城建在层峦叠障的山岭中,弯弯曲曲,远看就像一只长眠于山脊的蛟龙。它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有一万三重多里呢。...